第2章、卖珠

推荐阅读:武道第一神都市狂龙医仙混沌天印引火天命守村人万界邪尊苟在仙武,敛尸长生太古葬天决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神道丹帝

    宁家家境贫寒,否则其父也不用做民夫了,这样的赋是可以赎买的。
    宁母一年的忙活,堪堪够老师的行仪。两亩薄田,混个温饱都很难。看这菜色,不知名的野菜,清水煮就。一锅粑粑只堪堪装了宁采臣一碗,回头再看,却已锅中空空。
    “娘吃过了,你吃。”没有吃的,宁母露出强笑的颜色,只劝他快吃。
    原来的宁采臣看不到,但是现在的他又岂会看不到。
    他把碗端到其母面前,往她碗中分拨了一大半说:“母亲当多食,儿并不饥饿。”
    “不不,多了,多了。我儿要读书,当多食。”她连连推拒。
    自从他来了,宁母的碗中总是会有大半干的。他年轻,可以自己捕兽进餐。而宁母,操劳加营养不良之下,早已未老先衰。
    “母亲,您更辛苦更累,应当多食才对。”
    每次这句话都会引得宁母偷偷拭泪。觉得自己没用,害儿受苦了。却又大感欣慰,觉得儿子不仅读书不错,更是长大了。
    宁采臣却是更加羞愧,他知道要想改变现在的生活,他必须考出个名堂来。
    吃完晚食,他开始攻读。
    不是他不想帮母亲洗刷收拾碗筷,而是其母不让。在“君子远疱厨”的教育下,这样做不是君子所为,是跌份,是为众人所耻笑的。
    只是读书,读古书,他实在是读不下去,他就是那种读书头疼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从法学者的动口,变成了动手。只是只动了一次,便穿了。来到这么个考死人的世界,对了,还有妖怪……
    这开口能言,不是妖怪,又能是什么。
    妖怪?
    这样一想,他立即取出那本《黄庭内景经》。
    《黄庭内景经》的传说很多,而能与妖怪够得上,却有两个。一说为道家典籍,静诵黄庭便可成仙成道;另一说天衍四十九,遁去一所化。黄庭中不仅有大道三千,静诵黄庭,大劫来临,更可谋得一线生机。
    经云: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内者,心也……
    文字不难,可道在何处?
    不解,不解得很啊!
    “咕-”
    小半碗的粑粑,又怎够一个青壮的伙食。
    屋外织机声,宁母正在织布。这也是贴补家用之计。
    “算了。睡吧!睡着就不饿了。明日捉到小兽,再读书好了。”他和衣躺下。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头一次知道真正的挨饿原来是件这么难受的事。
    当他睡着时,却不知道,他书桌上的《黄庭内景经》竟然发出盈盈之光,飞了起来。
    书飞到他的头上,书页打开,一行行文字穿进穿出。仿佛蝴蝶一样,绕书飞舞。
    仔细看竟能看到:浩然正气,修身齐家平天下,言出法随,出口成宪,律法,划地为牢……
    种种文字飞舞,正是书生的字之神通。
    可是这神通只飞不落,莫非是书读不够,神通不降?
    也是,这读书就头疼的人,又怎么得这字之神通。
    文字飞舞一会儿,便钻回书内,书也再次返回书桌,恢复原样,再没有一丝神通的痕迹,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似的。
    不,宁采臣也不是读不进书,至少这书中自有颜如玉,他就读进去了。
    好一场春梦!
    一觉醒来,一柱擎天,坚硬疼得难受。
    他张开双眼,刚想安慰下自己的弟弟。“啊!”
    一条周身碧绿的竹叶青正盘着趴在自己身上,吐着蛇信。
    宁采臣一下子醒了,什么春梦全都忘了,身子动都不敢动,唯恐惊了这蛇。
    蛇见醒了,欢快地吐着信子。吐了一会儿,却发现宁采臣不仅不理它,反而露出害怕的神情。这让让很失望。
    对,就是失望。
    一条蛇有了失望的表情?
    不过如果这是个妖魔鬼怪的世界,一切也就说得通了。
    蛇带着失望的表情游走了,一步三回头,仿佛是等候宁采臣的挽留似的。但是它没有等到。直到它从窗户上消失,宁采臣才敢动弹。
    身体软了似的,瘫回在床上。
    “咕咚”。
    “什么东西?”
    一颗珠子从床上滚落到地上,珠子大如鸡子。
    “蛇蛋?”宁采臣哭笑不得,怎么会有蛇跑自己床上下了个蛋?“不对,温的。难不成还是宝珠什么的?”
    一开始没反应过。活在现代,已很少人会一看到珠子,便会觉得是宝珠了。但是想想,这是古代。
    “莫非是来感谢救命之恩的?”这话刚出口,宁采臣便是脸红。蛤蟆追蛇的救命之恩,这话你也说得出口。
    “我儿起来了。”
    “是,母亲。今日我要早去,早食母亲自用吧!”无论是不是,都值得他跑一趟县城,更能省下一餐。如果是,那真是幸福。想也能兑来不少银子。
    想到这,他的脚步轻快不少。
    南方本就多士子,所以并不会有人在意宁采臣这么个童生。
    本来他只是想找个县城鉴定一下,但是越想越觉得这珠子值钱,走到半途,他折向了杭州。
    作为一个现代人,这奢侈之物只有在越繁华的地方,越是能卖出高价。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庆幸的是现在杭州仍叫杭州,没有升为临安府。也就是说宋没南渡。
    住在这杭州城角,卖奢侈品自然往杭州而去。
    纸上得来终觉浅。虽早有历史书打底,说这宋朝商业发达,但是商铺开满城,栉比鳞次,人潮川流不息,还是让他吃惊不已。
    如此繁华的商贸,就是现代,也没几个城市比得了。
    一路行来,大大的招牌成了很好的指引。
    好容易找到家没什么人的金铺,他走了进去。
    “这位相公……”热情的小二,看清宁采臣身上这带着补丁的衣物,什么热情也都没了。冷冰冰冰道:“干什么的?”
    狗眼看人低,古今莫不如此,宁采臣已见惯了。他施了一礼道:“这位小哥请了,我有祖传宝珠一枚,想售于贵号,不知……”
    小二一下子慌了。“你等等!”
    他可没想到看上去一穷书生竟然还会有宝珠。这主他可做不了,自然得飞去请掌柜的。这大概便是人不可貌相了吧!
    (孩子被撞,报警却劝自已去私了,回原地派出所,更是被告知他们没有义务帮找人。日本人丢了辆自行车,交警都有义务,中国人被车撞了,却没义务了。中国的屁民啊!现在才反应过来为什么强调没“义务”。看来咱这样的屁民除了在小说上意淫,现实还是别想了。唉!怪不得最近《聊斋》这么火。)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7/7915/24617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