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残清1864 > 第六卷 励精图治 第二百二十九章 攻势如潮(十)

第六卷 励精图治 第二百二十九章 攻势如潮(十)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哈哈哈,无父无君,岂非禽兽?”周远则面带讥讽地笑了起来.
    李羲闻言气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牙关紧咬,双手颤抖。  站在身旁的首席幕僚金权毵一看形式不妙,正要开口说话,谁知道那周远则对李羲的情绪视而不见,尽情放纵自己的名士傲气,他自认为自己是皇上派来的急使,自然是尊贵无比.但他此刻却没有认识到李羲已经和往日里低眉顺眼的做缩头王爷时一样了.周远则依旧沉醉在自己的虚荣里,他自视有恃无恐,当下抬手指着李羲喝道:
    “羲王爷,不要以为你们这些骄兵悍将没人能治……只要本大人回去将你这等目无君父的贼子行径向皇上仔细描述,只怕不出一日,你就要人头落地,『xing』命难保了!”
    “『xing』命难保?哈哈哈!你真是痴人说梦!娘的,本王今天就要你『xing』命不保!”李羲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当下怒气难遏,手往帅案下『摸』去.金权毵一看情况不对,想要上前劝阻已经是来不及,当下大声道: “王爷!不可!.........”
    可是李羲的手已经从案地探了出来,他的手里赫然出现的是一支从帅案之下『摸』出的一支锃亮的西洋短枪,只见李羲迅速地将子弹推上红槽,猛然扣动扳机.周远则直到李羲掏出短枪方才感觉不妙,想要逃出大厅为时已晚.只听耳边“啪!”地一声轰响。  周远则眉心霎时出现一个红红的小洞,脸上lou出不敢相信地神『色』,紧接着整个人訇然倒地。
    李羲面无表情地把枪扔在桌上。  边摇头边恨恨地说:“今天真他娘的晦气,怎么就来了这么个丧门星!”旁边的金权毵见王爷勃然大怒之下击杀钦差,早就吓的面无人『色』,哪里还敢再多说一分?
    枪杀皇帝派来的钦差,这可是弥天大罪,李羲也担心事情闹大,吩咐下面此事绝不可轻易泄lou出去.在这件事被李羲掩盖下去的第二天,高宗李熙又专门派人来到李羲府邸询问关于周远则一事,并向他问道周远则所谈之事如何?
    对与高宗李熙的询问,李羲很显然早有准备,他修书一封,声称从未见有周某人来过,会不会系一小人,值此国难之时卷款而逃亦未可知。  又补问一句:皇上可让其携有款项?
    然而此事并没有就这样结束了,高宗李熙又派了一个人来。  此人是他李羲地同胞兄弟。  和他一样被分封为一地诸侯王的淳王爷李淳。  这可就不好随便怠慢了。
    当李淳到达时,李羲请兄弟上座,奉茶。  敬烟,又吩咐准备酒宴洗尘。
    李淳对哥哥地做派很明显没有反映,当下摆摆手,双眉深锁,说:
    “羲王,不要忙吃喝的事,朝中都城前线局势危急万分,请你赶快发兵吧!”
    李羲一下子不说话了。  只顾一下又一下吸他的水烟袋,不时用毫无表情的眼神看一下对方。
    李淳与他相知多年,当然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态度,失望地点了点头。  说:
    “看来你是打算见死不救了!”
    李羲仍然不答。  水烟袋吸了一小半的时候,忽然说:
    “淳弟,我不知道此刻去救李熙对咱们兄弟有什么好处?你到我这里来好不好?咱们兄弟一块儿共图大事,这可是人生一大快事呀!”
    李淳苦着脸摇摇头,“皇上对你我兄弟可不薄啊!自打高宗皇帝登基,对我等异母兄弟多有招抚,弟不忍心在危难时相弃!”
    李羲苦笑,叹了一口气。  说:
    “淳弟你就甘心为他殉葬?他这次很难逃拖灭顶之灾呀!”
    “所以要请你看在同为高丽一族的情分上,出兵救援!”
    李羲毫不为其所动,沉『吟』了一下,用断然决绝地态度说:
    “淳弟,为兄告诉你老实话吧,中国有句古话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十年。  李熙很快就会成为过去人物,中国蛮子肯定会把他打垮的!不过大高丽不会垮,到时候再由我李羲收拾残局,重建大高丽王朝吧!”
    李淳暗暗吃惊,原来李羲打的是这么个借刀杀人的主意呀。  看来用道义和大高丽及同父的感情难以打动他了,只有晓以利害,或许可使他清醒几分。
    “羲王兄呀,你知道这些中国蛮子的战略意图吗?”
    “怎么不知道,消灭李熙的王朝嘛!嘿嘿,但是他们消灭得了咱们大高丽吗?”
    “我看他们可能会成功!他们第一步采取的是各个击破地战略。  先拿下汉城。  然后再图朝南。  唇亡齿寒,愿羲王兄思之!”
    “哈哈哈。  恐怕不待他图朝南,俺就先遣精锐之师去汉城把他们给收拾了!咱南三郡联军三十万之众,兵精粮足,正好纵横天下,有人来招惹咱,岂不是以羊饲虎么!”
    “羲王兄呀,千万不要小觑了这些中国蛮子,不然会误大事的呀!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  单是他一个征远大军,这次蹿扰平壤,入侵汉城,势如破竹,李升、尹开喜等一批名将和十万多人马被它给冲垮,皇上精心布置的防线还有二十余万多人左挡右堵也无法使它放慢挺进的速度。  一个先遣部队尚且如此,后面的主力大军势将如何?!”
    “哈哈!正所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要这么说,我李羲倒是越加希望能与他们较量一番了!”
    “如果不实行高丽全族大联合,单独较量。  恐难获胜!而我高丽一族恐怕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李羲哪里听的进去,当下一阵狂笑:“哈哈哈,我就是要单独较量一番,看看打败了李熙地部队究竟有没有三头六臂!”
    “如果是这样,大高丽王朝就危险了!” 李淳仍然不舍得放弃最后的希望/.两人的争执越来越厉害,终致不欢而散。
    李淳回去之后,对高宗李熙气呼呼地说,李羲态度之倨傲。  诚前所未有。
    高宗李熙明白对李羲不能指望了,只好独力支撑危局。
    而正值此时。  局势仿佛故意要考验他“独力支撑”的能力似的,永登城防不断告急,前线将领称再不增援就要崩溃了。
    他努力克制心中的慌『乱』,人前仍旧保持镇定甚至安详的神态。  沉『吟』一番,叫上一批精锐部将 随他动身,奔赴永登城头。
    当下卫戍部队和总部御营官员紧紧护卫着高宗李熙地御辇,风驰电掣般奔向永登城防最紧张的地方。
    当皇帝地御辇停靠在永城城前线地城脚地时候,朝鲜军官兵又是好一阵欢腾。  似乎锐气复振了。
    高宗李熙在随从的扶持下,登上永登内城地城头。  站在一个适当的位置,肉眼就能巨细不捐地看清城北攻守战的情况,如果用千里望,那就还可以看见中**队官兵脸上地表情。  李熙在内侍官侍候下,胸前挂上一副千里望,时而肉眼观察,时而借用望远镜。
    朝鲜军前线指挥官权则顺跑来向他禀报:在这里作战的是中国东北军第二军。  全部进入了阵地,担任突击与主攻任务的刀锋,据说官兵有很多是老长『毛』,特点是不怕死,训练有素。  军长是刘植,不到三十岁。  当过中国皇帝去天津谈判卫队队的队长。
    这时候的永登内城北端,笼罩在一团乌黑的浓烟和火光之中,震天的爆炸声与机枪声响成一片。  城头、桥下的开阔地死尸枕藉,护城河里地水被染成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红『色』。
    东北军第二军出动了两支部队,分别从左边和右边向永登内城突击。  中间广阔地带是先遣军重炮、机枪部队的弹道,不下六十门重炮、数百支挺机枪持续『射』击填充其间,左翼小土丘重炮营的重炮也集中了东北军所有的火力,居高临下瞰制城头。  这样强大而有序的配置,使永登内城下地朝鲜军受到极大威压。
    左右两翼正在冲锋的突击部队各为一个师。
    伍爽代理师长的尖刀师在右翼的最前边。
    这轮攻打之前,高丽棒子的军队中有数千名士兵从远离战场几公里的地方偷偷跑过来。  绕到先遣军阵地后面。  向先遣军投诚,领头的是高丽棒子中的一员副将。  名叫权相右,正巧是朝鲜皇帝高宗李熙此次军事会议参与者之一,更巧的是他恰好听到了高宗李熙的作战计划和意图。  。
    他们给刘植地先遣带来了一些诸如士气状况、火力配置、后续部队尚有多少地朝鲜军相关情报。
    伍爽的尖刀师挺进在最前面,而伍爽自己又被已经壮烈牺牲地师长尚士杰所感动,打起丈来奋不顾身。  他率领近千名战士冲在尖刀师的最前面。  他们三个人一个小组,六个人一个大组。  前三名往前跃进的时候,后三名就依托有利地形『射』击掩护,前三人推进到一定地段,寻找掩体伏下,先扔手榴弹,旋即举枪『射』击,又掩护后三个士兵冲到前面去。  就这样轮番滚动,有时弯腰疾跑,有时匍匐前进,不久,两个团,三个团就靠上去了。
    沙袋堡垒后的高丽棒子士兵被东北军正面阵地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没法有效阻击伍爽旅为首的先遣军突击部队的挺进。  而他们的阵前指挥官也不甘继续被动挨打示弱于人----要知道皇上此刻正在后面城头上观战呢!所以,这里的指挥官马上组织了一支大刀队。  挑选的都是出身于高宗李熙府院侍卫中的精锐,虎背熊腰,刀术颇精。  他们一个个手执大刀猫在沙袋后,只待长官发出号令就杀出去。  这位阵前指挥官确实有经验,发令叫大刀队冲出去的时机正是远征部队先遣军正面阵地没法打击他们地时候。
    伍爽『逼』近内城防守阵线约莫三十公尺距离。  拔出背上大刀向对面(工事左前方)用同样方式挺进的友邻部队晃了晃,发出发起最后冲刺的信号。  然后一步跃起,发一声喊,挥刀冲了上去。
    不料两倍于他们的朝鲜军大刀队也同时冲出,仗恃地形略有坡度,居高临下一冲,竟将伍爽他们往后压了十多公尺。  双方就在那个地段砍杀起来。
    东北军锐气正盛。  刀法是第一流的,体质、耐力也是第一流的。  他们往往一个人要砍倒五六个敌兵,才会在压倒多数的对手包围下被砍死。
    战场上一定规模地短兵相接,也并非外行人理解的是一番混战,都须凭恃一定地部伍阵式,以环环相扣、前后左右互为照应,这才能形成对敌方的有力打击,同时有效保护自己。  否则人数再多也只不过是一个一个的单兵而已。  说得不好听就是乌合之众,很容易被部伍严整阵式不『乱』的敌方所打败。
    伍爽见对方兵力数倍于己,这个优势暂时没法改变,而其阵式虽然可称完好却并不严整,只须一支强有力的小部队杀进核心,再溃围而出,轮番如此,再加上外部的压力。  就可能冲垮它。
    他把自己的想法向杀得正起劲地压阵长官刘植禀报。
    刘植首肯了他的计划,同意由他去执行。
    伍爽当即选了五百士兵,交代了任务----以纵队形式冲入敌阵,告诫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拖离编队。
    这支小分队像离弦的箭,直『射』入敌群。  霎时间只听见当当当钢铁碰撞的激越声响,只看见大刀片相击擦出的火花。  小分队成功冲进去了。  一路砍倒数百名敌兵,身后留下一条宽宽的红『色』血道。
    当然,那血道只存在了片刻,很快又被敌军合上了。
    高宗李熙站在那里,脸上纹丝不动,冷静地观察一切,心里却暗暗称奇。  这个刘植军真是素质非凡,朕的府院侍卫是白训练了。  这样的部队如果拧成一个整军,一个整纵队,实行大兵团冲击。  一定势如熔化地铁流。  根本就阻挡不住,至少朝鲜国中没有部队足以与之抵敌。  看来得小心对付。  只能智取,不可力敌。
    正在这时,一个使他惊惶失措的情况出现了。
    中**队一支几百人的小分队(即伍爽小分队)冲进他的府院侍卫大刀队,几进几出,左冲右『荡』,大刀队阵势给冲『乱』了,眼看趋于崩溃。  中**队的突击部队从外面乘势加紧挤压。  朝鲜军府院侍卫大刀队终于垮了,死伤无数,纷纷逃回内城防御阵地。  而中**队突击部队并不穷追,顷刻间分左右两翼各自拉成重叠阵线,用机枪和步枪向桥头近距离密『射』,将沙袋打得千疮百孔,压得高丽棒子士兵没法向他们还击。  显然左右两翼的突击进攻此时改换成了掩护。  而先遣军战壕里原负责掩护地重炮、机枪、步枪竟都戛然停止了,两军之间的中部空隙地带弹如飞蝗的状况当然也随之消失了。  几乎就在同时,约莫五千多东北军士兵像猛虎般跃出战壕,取道中部的火力“真空”地带冲向永登内城。
    永登内城外防御工事里的高丽棒子们个个惊惶失措,从工事里爬起来转身就逃。
    可是高宗李熙的督战队已经上来了,见人就砍,一连砍下十多个脑袋,迫使逃兵们又跑回阵地去。
    此时从中部地带冲过来的五千多东北军战士距桥头不远了,冲在前面的已拔出背上的大刀,准备上桥厮杀。
    高宗李熙对身边的尹开喜说:“这些冲上来地中国蛮子恐怕有近万人,马上调一个师团(五万人)上去,消灭他们。  ”
    尹开喜颇为难地说:“启奏皇上,这城防上地部队不敢抽调,得严防中国蛮子集中力量全线进攻,如果定要抽调也只能调预备队。  而预备队只一个师团了,消耗完了怎么办?”
    高宗李熙指着城外的开阔地说道:“此地危急,用上去再说。  莫担心。  金成浩手下地两个师团马上就会赶到。  ”
    尹开喜只好遵命。  急调永登城中用作预备队的最后一个师团上阵。
    这个师团迅速冲出内城,越过内城的沙袋工事,凶猛地展开搏杀。  毕竟人多势众,很快就将东北军中部突击队包围起来。
    伍爽所在的一部与对面(即左翼)一部本来是负责掩护中部突击队,此时见情况危急,只好拔出大刀冲上去。  这样内外配合,好不容易才把被包围的部队接出来。  这一场大刀战。  东北军牺牲一百多官兵,高丽棒子却整整消耗掉近千人。
    这时。  东北军阵地响起了收兵号,召唤冲锋的勇士们回归阵地。
    这个回合结束了。
    战场上忽然静得出奇。
    高宗李熙觑起眼睛往北搜寻,此时特别希望看到中**队那个姓刘的年轻军长。  士兵们训练得那样好,钢铁一般地意志,娴熟的战斗技能,猿猴般矫健地身手,指挥是那么有章法而又诡秘难测。  变化无穷。  他看出这是一位将才,是一位在朝鲜国里没有见到过的军事天才。  要在这永登城外上和这个姓刘的年轻人硬拼,看来是难以占到便宜的,只有靠智慧,才能打败他。
    他盘算了半天,决定派一支部队绕道西南到水原,乘舰沿我海北上,奔袭海州。  附中**之背,必使慌『乱』,然后南下,夹击永登城之敌,大事可定。  可惜马上就得到禀报中**队是水陆并进,去海州的水路沿途尽是中国海军。  寸步难行。  他只得打消这个主意。  权且在这里硬拼吧。  他环顾左右,称自己要亲自率军在城头和中**队较量,不信打不退它。
    刚赶到这里没一会儿的金成浩赶快上前,拱手说:
    “皇上这样做,末将等就无地自容了!皇上一身系国家安危,万望珍重,冲锋陷阵是末将等之本分,请下令吧!”
    高宗李熙嘉许地看着这位曾任自己府院侍卫统领、朝中兵马都统的汉城名将,拍拍他地肩,叫左右拿酒来。
    前几天高宗李熙从南方奔赴永登前线时。  曾诏令外海及汉江上游部队都统兼朝中第一水师王戈林派兵两万来永登听用。  王戈林见中**队声势浩大。  心存观望,不肯卷入。  对皇上令未予理睬。  这却惹恼了顶头上司金成浩,金成浩当着众多部将的面申斥王戈林不执行皇上钦令,实属叛逆行为。  发动大家诛杀这个不忠不义的水师都统。  毕竟这是高宗李熙一手扶植的部队,上上下下都十分崇拜高宗李熙,是时有大帅领头,就都群起而攻之把戈林杀掉了。  金成浩当即手提两师团人马星夜奔赴永登,向高宗利息报到。  高宗李熙马上奖励其忠勇,提升他为战前总指挥。
    此时,高宗李熙亲手把一碗酒捧到这位爱将面前,声音沉重地叫着金成浩的名字说:
    “成浩老弟,永登城防线关系国家兴亡绝续,朕把它交给你了!”
    “皇上请放心!”金成浩端着酒碗的手微微颤抖:“成浩在,阵地就在!成浩誓与永登城阵地共存亡!”
    高宗李熙苦笑着摇摇头,“不,不能这么想!你阵亡了,还有什么阵地?何况朕今后用你的地方还多呀!”
    金成浩感动得热泪盈眶,当下大声道:“皇上天高地厚之恩,成浩纵然肝脑涂地也难报万一!”
    高宗李熙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有一缕慈爱的微笑,指着金成浩捧地酒碗说:
    “成浩老弟,请满饮此杯,以壮行『色』!”
    金成浩道一声谢谢皇上,小心地把一碗酒饮尽,没一滴洒落。
    然后拜别了高宗李熙,率领从朝中带来的两个师团,往永登城防线奔去。
    他叫原来防守内城城外阵地的部队撤下去休整,换上自己的部队。
    城外工事是用层层叠叠的沙袋垒成。  金成浩吩咐把最边沿的沙袋搬走一些,使原来窄窄地通道拓宽一点。  把第一军布防在这里,其余三个军组成两个梯队备用。  他在汉城听过高宗李熙讲课,所谓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印象特别深。  此刻编组两个梯队就是准备轮番向敌军发动冲锋。
    他把士兵集合起来,宣布自己要和阵地共存亡,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一个人也不许后退。  又指着南边的城门处叫士兵们看。
    那里正有一队凶神恶煞的大汉,每人提了一片寒光闪闪的大刀,站立城门洞,监视着这里。  原来高宗李熙命执法队相关人员组织了八个大刀队,轮流到这里督战,谁敢后退,立斩不赦。
    金成浩说,大家看明白了吧,后退没有路,只有打中国蛮子进攻,才会有生路。  皇上已经命令南方的数十万大军兼程北上,最迟晚上就会开到这里。  偏劳大家坚守半天吧。
    金成浩不知道,南方的李羲军已经被别有用心的李羲给全部控制住了。
    忽然,一阵尖厉的呼啸声从半空中传来。
    金成浩判断是火炮炮弹,大声喝令卧倒。
    “轰!”一声巨响,两个沙袋被炸烂,沙子给炸飞了。  紧接着,不断飞来的炮弹,或炸在沙袋上,或炸在工事上,把一些卧倒避弹地士兵炸得血肉横飞。  这样不间断地炮击持续了十多分钟,城外阵地上烟尘滚滚,经久不散。
    后来才知道,远征军右路军炮兵部队刚刚赶到。
    炮击刚停,金成浩命令官兵赶快进入阵地,各就各位。
    果然,仿佛无数冰雪给炸飞一般,东北军的机枪子弹泼洒过来,打得金成浩和他地官兵抬不起头。  接着,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拔地而起。
    跟在金成浩身边的副将金山右十分着急地向他禀报,中**队又开始冲锋了,怎么办?
    金成浩眼不离前边,叫他沉住气,准备反击。
    金成浩抬头望去,只见一大片中**队士兵像『潮』水似的,席卷而来,距离内城阵地不过五十来公尺。  金成浩甚至看见了头巾下那一张张因日晒雨淋而黝黑黝黑的脸,看见了那一双双年轻的眼睛闪动着『逼』人的光芒----那光芒表lou着自信,含着冲决一切艰难险阻的强悍和执着,含着席卷天下之志,也含着一缕薄薄的沧桑感。  金成浩读懂了中**队士兵脸上的这一切内容,倏忽间不由得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灰意冷情绪。  但只是刹那的踌躇,他很快就做了一个断然的手势,用雷鸣般的声音喊道:
    “开火!”
    【……第六卷 励精图治 第二百二十九章 攻势如『潮』(十) --『沸腾文学』小说网』--网文字……】@!!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6/6011/17723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