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励精图治 第二百二十一章 攻势如潮(二)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公元一八六五年三月二十一日,朝鲜、平壤.
天光渐渐的暗了下来,西边地平线上已经失去了太阳的踪迹.虽然说冬日暖阳热度不够,却也够这些泡在寒风雪地中的士兵们怀念的了.没有绚丽的晚霞变幻出千姿百态的奇景,也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隔着双方默认的间隔线,数十万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了渐薄西山的日头.此刻的平壤城头上,数十名戎装打扮的禁卫恭敬地垂手两侧,城楼之上十余名衣甲鲜明的朝鲜军将领陪同着一位身着锁子甲、外罩长袍的中年人,正神『色』凝重的看着城北远处那遥不可见的雪线.在那道雪线再向北数百里之外存在着大批的中**队。
这批朝鲜军将官和那个身穿锁子轻甲的中年人正是整个朝鲜半岛上最负盛名的王朝虎赍军各部主要将领和主将李国柱.自打朝鲜军达鲁营被中国新朝的东北军歼灭,整个朝鲜就进入了紧张的备战阶段.但是,由于对方的行军速度实在惊人,倒是搞的朝鲜王朝有些措手不及了.昨日派出的宋泽义打着和谈的旗号,不过是朝中大臣们的缓兵之计.其实,即便是朝鲜全民皆兵也根本无法和地大物博的中国相比!李国柱想着即将到来的战争,想着在这场战争中胜算全无的前景 ,不由的长吁短叹.良久,他慢慢转身,曳了曳身后的披风,紧了紧身上地袍服,转身沿着城楼的台阶缓缓地走下来.一众将领们看着主将面『色』凝重,不敢多嘴,一个个恭敬地跟在他的身后一步步走下城来.李国柱边走边想,这宋泽义已经离开平壤一日了,却是杳无音讯.不知道他那边的任务完成的如何了.也不知道这缓兵之计究竟能否实现.其实他一直都希望。 这次宋泽义所担纲的议和能是真的.谁愿意打仗呢?自从明朝万历年间明朝出兵援朝打退日本地侵朝军,朝鲜和中国一直友好,只是这次帮满清,实在是有利令智昏了.这新立的天朝可不是软柿子,能在半年之内将统一整个中国地,会是谁想捏就可以捏的吗?也不知道这次大战是否能够保的住李氏王朝数百年的基业呢!眼下之势很让朝鲜军难以捉『摸』.其实,就算是天朝军队中了己方的缓兵之计,接受了和谈的要求,难道这场战争就真的能消弥了吗?这次议和,只不过己方是要获得一次喘息地机会而已。 既然是要作战,无论是辎重、粮草、军资的筹备,以及远在大同江之东的各路大军的调遣,都是需要时间的。 既然这次已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陷入了战争,那就要权全力以赴,神秘的中国、强悍的军队、传说中足以媲美神器地军械,才是这次战争最让己方头疼的啊。
想到这里,身为朝鲜国中最为精锐的虎赍军主将的李国柱不禁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近两千年来,中国。 这个高丽族人最为强大的近邻、被高丽族人称之为中土的国家,虽然朝代更迭、战『乱』频仍。 但始终如不改其王朝霸气,间或地精神抖擞都已经足以使整个朝鲜半岛上的高丽族人心惊胆战.这个庞然的近邻,以他强悍的经济、军事实力,影响着整个东西方的格局.作为生活在天朝上国威严之下的弹丸之地,中国时不时流lou出的大国皇气,都能让高丽压抑的喘不上气来。 从隋时起,中国就开始一次次地远征高句丽,那时的朝鲜还是陷入三国争霸的时期,从唐朝起,高丽人就知道对待自己这个有着世界最强大地帝国之称地近邻一定要言必顺,貌必谦,才能苟安一隅求活。 可如今,朝鲜国主已经收受了建州满清的重礼,弃整个国家地和平与不顾,打起了和它一争高下的主意,这怎能不让人心生恐惧呢!在国主的心目中,这些为祸了十余年的长『毛』贼兵虽然已经覆灭残清,但是却也是强弩之末,根本不足畏惧,相反的来说,此刻还正是朝鲜取得东亚霸权的最好机会呢!高丽是一个心机深沉的民族,虽然表面上表示臣服上国,但他们一直在垂涎中土资产、暗中窥视好机会,准备随时对中国不利.隋末之时更差点派出大军参与中原逐鹿呢!不过,听说天朝帝国已经重兵齐发朝鲜,这次国主可真的失算了,没有见识过帝国的战斗力,又如何能盲目地认定己国能够和中国一争长短呢?没有真正的交手较量,又怎么知道中国的军力现在倒底到了何种程度呢?至于朝鲜能不能躲过眼前这一大劫,能不能保全国基,在这山雨欲来之时,一切都是那么的难以猜忖……
在众将的陪同下,李国柱缓缓地走下了平壤城楼,李国柱一边不安地揣测着缓兵之计的成败,一边在细细地思索着下一步的军事部署,脚下不停,向着虎赍军总部走过去。 或许是被主将的情绪所感染,跟在他身后的十余名各军将领和几十名禁卫亲兵也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默不作声阴沉着脸。 一如这城中令人压抑、沉闷的气氛. 平壤城街头,已充满着大战前夕的凝重气氛。 街头巷尾到处响着清脆而迅急的脚步声,一队队神『色』慌张的朝鲜军士兵,正抬着各种军需,匆匆地奔向平壤西北两边的城门走去。 城墙上飘拂着成千上万面阴阳八卦旗,全深棉袍的朝鲜军士并在上面往来奔走。 除开器械碰地时发出的声响和将官们简短的命令外,听不到多少嘈杂的声音。
李国柱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面无表情地迈着步子.突然,北边城楼上传来士兵们的轰然叫喊:“大家快看,有几十个人朝咱们城里走来了!快去通报大帅!是天朝的飞虎旗!是天朝地人!快去通报大帅!”其实,这一片声的喊叫声,早就听在了李国柱的耳朵里.这不啻与九天仙乐,听得虎赍军人人心头暗爽.就连李国柱如沉水般的表情也为之一变.精神大为振奋,一片声地道: “快!快上城头!快!”
一行人赶紧折头往回奔,他们飞快地沿着阶梯回到了城头。 李国柱举起旁边副将交来的望远镜,仔细对着北边雪线上出现的人影打量了起来.“哈哈!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是天朝的议和使者啊!咱们地计划成功了!来人啊!赶快把城门打开!”望远镜中李国柱看的清清楚楚。 当下一边专身往城下奔去,一边冲着身边地传令兵高喝道。
那传令兵哪里敢怠慢,赶紧跑下成去,将大帅的命令传达下去,等李国柱他们到达城门时,平壤北门那厚铁皮包着的巨大城门正在数十个士兵合力之下缓缓开启.在城门吱呀呀的转动声中,那高举着飞虎旗的辽东远征军代表团几十名骑兵缓缓来到近前.这队前来“和谈”的代表,正是遵王赖文光派出的,其中以混天候李允为首.以着遵王地意思,是要将计就计,『迷』『惑』高丽棒子,让高丽棒子以为天朝军队真的中了计,安心于调兵遣将,而各路大军则悄悄掩杀,将这平壤包围,对平壤来个围而攻之,再摆下重炮营、机枪营、手榴弹营布上口袋阵,辅以地雷阵,对各路来援的朝鲜军来个围点打援,一战而定乾坤.所以,此次议和代表团的任务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啊!
李允带着一众代表团中代表迤逦来到平壤城下,手中的飞虎旗高举三次,左右摇了两次.这是告诉城上:我们毫无恶意,请不要攻击.平壤城头看了这旗语,缓缓方下了吊桥.李允冲身边的卫兵们做了个小心的手势,当先下了马.城门大开之后,李国柱带着手下的通译和一众将领上前迎接,虽然,按照这谈判规格,是不需要李国柱出面地.但是,心急如焚的李国柱急于知晓对方的意图,更是亲自出迎.李允早就认出敌方主帅,心下对对方的心态更是了如指掌,当下微微一笑,并不言语.
跟在李国柱身边的这个通译是旅居朝鲜的中国人,世代居住在辽东一带,通晓朝鲜话和汉话.李允带着地通译是先前前往义州和谈的宋泽义手下的一个随从.他因为通晓汉话,所以被宋泽义带往义州谈判,此次用他为通译,实在是另有深意.李国柱本人虽然也学过些汉语。 但终究不是很在行,而且在这种正式场合。 做为朝鲜一方的主将。 自然是要说朝鲜话的。 所以,有了通译,双方交流起来,也算通畅.
李国柱一看对面天朝使者递交的国书,知道此次来到平壤城的只是议和使团的副使混天候李允,又不见宋泽义随行,心下多少有些怀疑.寒暄一阵之后,在李国柱安排下,李允等天朝辽东使者团的人员被迎进虎赍军驻平壤行辕。 李国柱见这天国使者不是自己平级的对方统帅、国书标明地正使。 又不见先前己军派出地宋泽义,心中有些怀疑,当下试探着问道:“请教李大人,我方派出的宋特使这次怎么没有随军前来?”
李允知道对方已经起了怀疑之心,当下呵呵笑到:“李将军,宋特使正在义州等待我天朝特地从丹东派来处理两国议和大事地正使,估计明日即可到来.李将军请勿多虑,我门来时,遵王考虑到两国和谈的礼仪问题,所以事先请宋特使修书一封,并专请贵国专使团的相关人员送来,请李将军过目!”
李国柱接过对方递过来的信笺,又仔细辨认了信笺上的笔迹和送信过来的朝鲜专使,方才放下心来. “呵呵,这真是太好了!”李国柱悬着的心放来,高兴的道:“哎!还有劳贵国遵王考虑和谈礼仪问题,真是惭愧!说真的,我主派军入辽东,只不过是受了建州满人所『惑』!建州满族的族长在我主面前搬弄是非,颠倒黑白,而且我军也已经遭受惩罚,我主对此事也是万分后悔!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主万没想到,建州满族竟然包藏祸心,借求援之时。 将祸水引至我国。 以至天朝上国大军压境,我主深知不能与天朝斡战,有心请和.既然天朝派使来谈和,我们自然一力配合,我这就派人入宫当面复我王,希望咱们两国能够罢兵修好。 ”
李允听了他的话,心中暗骂:这奸猾地高丽棒子,嘴上跟抹了mi一样甜,要不是我们有远程通讯装备,听了你这番话,我还真的要认为你们是一心请和呢!nnd!心中虽骂,面上却带着笑容道:“李将军太客气了!既然贵国有息兵戈之心。 我天朝又岂是穷兵黩武之邦?我主万岁亦是向往平和之人,在我使团之后。 正使已经到达离义州不远的丹东城了,这次我朝派来的是外务部孙我如大人。 孙大人将在两日后正式和贵国洽谈议和事宜。 ”
李国柱听了李允的话,也是连连点头。 当下笑道:“有李特使这样说,自然是在好不过!本来咱们两国就是误会!天朝是要派大军前来的,虎狼之威下,我朝将会是生灵涂炭!这实在是我等为政者不愿见之。 幸好贵国同意和谈,误会可以消弭。 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咱们这动刀动枪地,说来正是劳民伤财,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你们中国不是有一句话嘛。 。 。 叫万事以和为贵吧。 ”
“想不到李将军对我天朝风土人情倒是了解颇深,佩服!佩服!”李允笑咪咪地道。 他虽嘴上这么说。 心中却是将这高丽棒子骂了个七佛升天。 六佛出世。 世人皆知,这高丽棒子为人奸诈奸猾。 居心叵测,向来与那个杂碎岛国怀着一般心思,只可惜嘴太小,无法吃下中国这块肥肉,又怕噎死,只能看着眼馋。 淌淌口水而已。 但他们亡中国之心不死,始终惦记着算计中国。 这李国柱更是此道老手,弥天大谎说出来,竟是连脸都不红一下。
这李允本来是捻军中一员大将,领捻军白旗。 后来天朝初立,大军整编,他成了赖文光帐下的参将,受爵混天候。 颇有几分圆滑功夫,此次这虚于委蛇之事,别人心思不够。 赖文光思忖良久还是派了他前来。 他胆气较大,话锋之间也有几分本领。 李国柱虽然奸猾似鬼,却也无法套出李允地真话,而且两人交谈均是通过通译,李国柱根本无法从李允的话中察颜观『色』,话语试探,以辨真伪,所以没有想的过深。
二人寒暄一阵,其实都是在和对方打虚枪,不过,双方的大致方向倒是定了下来,那就是说这两国的和谈成功了,天朝的主臣也已经来朝鲜签定和约了。 李国柱没想到事情经进展的如此顺利,心中暗喜。 孰不知,李允此刻在心里也是冷笑阵阵。
当夜,满心欢喜地李国柱在行辕中摆下酒宴,宴请天朝特使。 酒宴之上,他一面和李允虚与委蛇,一边迅速派人将缓兵之计得逞之事密禀朝鲜王。 这边酒宴上宴酣正浓,李国柱又命人帐前舞剑助兴,与李允把酒言欢。 李允任务已经完成,当下也不和李国柱多废话,趁着双方酒足饭饱之时,转过话头道:“李将军,实不相瞒!我天朝使者已经到了丹东,不日将到平壤,我朝息止干戈之心日月可鉴,还请将军能多加配合。 待我天朝正使到来之时,贵国能按照礼仪早早准备锣鼓锦衣,列队欢迎,以示对我天朝尊重。 ”
“那是自然。 这事不劳特使大人费心!”李国柱点头道,他现在已经完全肯定对方已经中了己军的缓兵之计了,剩下的,就是看自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到多少人马了!眼下这个形式,对方似乎也不愿意多和自己纠缠,想来是大『乱』方定,无力与己军一争长短。 他们虽然灭了残清,但是,十多年战『乱』、列强劫掠,已经使中国民生凋敝了。 如今元气大伤,自然不愿和自己多纠缠。 他心中暗想了一回,有心探听一下对方的虚实,考虑了一二又说道:“李大人,按照我朝礼节,明天大人起程回义州之时,我方应派精锐干将六十四人护送大人回去,顺便也见见贵国正使,以示郑重。 而且,我朝也可以早早根据护送专使回传的讯息,做好迎接、款待等诸多事宜。 ”
李允一怔,心说这高丽棒子真tmd的狡诈,说好听的是,这那是派人护送我这个副使回义州,实际上是要派这些人顺便查看我军调度、布防地底细啊,如果让他们探知我大军作战方略,那遵王和首王的奇袭计划岂不是要功亏一篑!
【……第六卷 励精图治 第二百二十一章 攻势如『潮』(二) --『沸腾文学』小说网』--网文字……】@!!
天光渐渐的暗了下来,西边地平线上已经失去了太阳的踪迹.虽然说冬日暖阳热度不够,却也够这些泡在寒风雪地中的士兵们怀念的了.没有绚丽的晚霞变幻出千姿百态的奇景,也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隔着双方默认的间隔线,数十万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了渐薄西山的日头.此刻的平壤城头上,数十名戎装打扮的禁卫恭敬地垂手两侧,城楼之上十余名衣甲鲜明的朝鲜军将领陪同着一位身着锁子甲、外罩长袍的中年人,正神『色』凝重的看着城北远处那遥不可见的雪线.在那道雪线再向北数百里之外存在着大批的中**队。
这批朝鲜军将官和那个身穿锁子轻甲的中年人正是整个朝鲜半岛上最负盛名的王朝虎赍军各部主要将领和主将李国柱.自打朝鲜军达鲁营被中国新朝的东北军歼灭,整个朝鲜就进入了紧张的备战阶段.但是,由于对方的行军速度实在惊人,倒是搞的朝鲜王朝有些措手不及了.昨日派出的宋泽义打着和谈的旗号,不过是朝中大臣们的缓兵之计.其实,即便是朝鲜全民皆兵也根本无法和地大物博的中国相比!李国柱想着即将到来的战争,想着在这场战争中胜算全无的前景 ,不由的长吁短叹.良久,他慢慢转身,曳了曳身后的披风,紧了紧身上地袍服,转身沿着城楼的台阶缓缓地走下来.一众将领们看着主将面『色』凝重,不敢多嘴,一个个恭敬地跟在他的身后一步步走下城来.李国柱边走边想,这宋泽义已经离开平壤一日了,却是杳无音讯.不知道他那边的任务完成的如何了.也不知道这缓兵之计究竟能否实现.其实他一直都希望。 这次宋泽义所担纲的议和能是真的.谁愿意打仗呢?自从明朝万历年间明朝出兵援朝打退日本地侵朝军,朝鲜和中国一直友好,只是这次帮满清,实在是有利令智昏了.这新立的天朝可不是软柿子,能在半年之内将统一整个中国地,会是谁想捏就可以捏的吗?也不知道这次大战是否能够保的住李氏王朝数百年的基业呢!眼下之势很让朝鲜军难以捉『摸』.其实,就算是天朝军队中了己方的缓兵之计,接受了和谈的要求,难道这场战争就真的能消弥了吗?这次议和,只不过己方是要获得一次喘息地机会而已。 既然是要作战,无论是辎重、粮草、军资的筹备,以及远在大同江之东的各路大军的调遣,都是需要时间的。 既然这次已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陷入了战争,那就要权全力以赴,神秘的中国、强悍的军队、传说中足以媲美神器地军械,才是这次战争最让己方头疼的啊。
想到这里,身为朝鲜国中最为精锐的虎赍军主将的李国柱不禁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近两千年来,中国。 这个高丽族人最为强大的近邻、被高丽族人称之为中土的国家,虽然朝代更迭、战『乱』频仍。 但始终如不改其王朝霸气,间或地精神抖擞都已经足以使整个朝鲜半岛上的高丽族人心惊胆战.这个庞然的近邻,以他强悍的经济、军事实力,影响着整个东西方的格局.作为生活在天朝上国威严之下的弹丸之地,中国时不时流lou出的大国皇气,都能让高丽压抑的喘不上气来。 从隋时起,中国就开始一次次地远征高句丽,那时的朝鲜还是陷入三国争霸的时期,从唐朝起,高丽人就知道对待自己这个有着世界最强大地帝国之称地近邻一定要言必顺,貌必谦,才能苟安一隅求活。 可如今,朝鲜国主已经收受了建州满清的重礼,弃整个国家地和平与不顾,打起了和它一争高下的主意,这怎能不让人心生恐惧呢!在国主的心目中,这些为祸了十余年的长『毛』贼兵虽然已经覆灭残清,但是却也是强弩之末,根本不足畏惧,相反的来说,此刻还正是朝鲜取得东亚霸权的最好机会呢!高丽是一个心机深沉的民族,虽然表面上表示臣服上国,但他们一直在垂涎中土资产、暗中窥视好机会,准备随时对中国不利.隋末之时更差点派出大军参与中原逐鹿呢!不过,听说天朝帝国已经重兵齐发朝鲜,这次国主可真的失算了,没有见识过帝国的战斗力,又如何能盲目地认定己国能够和中国一争长短呢?没有真正的交手较量,又怎么知道中国的军力现在倒底到了何种程度呢?至于朝鲜能不能躲过眼前这一大劫,能不能保全国基,在这山雨欲来之时,一切都是那么的难以猜忖……
在众将的陪同下,李国柱缓缓地走下了平壤城楼,李国柱一边不安地揣测着缓兵之计的成败,一边在细细地思索着下一步的军事部署,脚下不停,向着虎赍军总部走过去。 或许是被主将的情绪所感染,跟在他身后的十余名各军将领和几十名禁卫亲兵也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默不作声阴沉着脸。 一如这城中令人压抑、沉闷的气氛. 平壤城街头,已充满着大战前夕的凝重气氛。 街头巷尾到处响着清脆而迅急的脚步声,一队队神『色』慌张的朝鲜军士兵,正抬着各种军需,匆匆地奔向平壤西北两边的城门走去。 城墙上飘拂着成千上万面阴阳八卦旗,全深棉袍的朝鲜军士并在上面往来奔走。 除开器械碰地时发出的声响和将官们简短的命令外,听不到多少嘈杂的声音。
李国柱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面无表情地迈着步子.突然,北边城楼上传来士兵们的轰然叫喊:“大家快看,有几十个人朝咱们城里走来了!快去通报大帅!是天朝的飞虎旗!是天朝地人!快去通报大帅!”其实,这一片声的喊叫声,早就听在了李国柱的耳朵里.这不啻与九天仙乐,听得虎赍军人人心头暗爽.就连李国柱如沉水般的表情也为之一变.精神大为振奋,一片声地道: “快!快上城头!快!”
一行人赶紧折头往回奔,他们飞快地沿着阶梯回到了城头。 李国柱举起旁边副将交来的望远镜,仔细对着北边雪线上出现的人影打量了起来.“哈哈!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是天朝的议和使者啊!咱们地计划成功了!来人啊!赶快把城门打开!”望远镜中李国柱看的清清楚楚。 当下一边专身往城下奔去,一边冲着身边地传令兵高喝道。
那传令兵哪里敢怠慢,赶紧跑下成去,将大帅的命令传达下去,等李国柱他们到达城门时,平壤北门那厚铁皮包着的巨大城门正在数十个士兵合力之下缓缓开启.在城门吱呀呀的转动声中,那高举着飞虎旗的辽东远征军代表团几十名骑兵缓缓来到近前.这队前来“和谈”的代表,正是遵王赖文光派出的,其中以混天候李允为首.以着遵王地意思,是要将计就计,『迷』『惑』高丽棒子,让高丽棒子以为天朝军队真的中了计,安心于调兵遣将,而各路大军则悄悄掩杀,将这平壤包围,对平壤来个围而攻之,再摆下重炮营、机枪营、手榴弹营布上口袋阵,辅以地雷阵,对各路来援的朝鲜军来个围点打援,一战而定乾坤.所以,此次议和代表团的任务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啊!
李允带着一众代表团中代表迤逦来到平壤城下,手中的飞虎旗高举三次,左右摇了两次.这是告诉城上:我们毫无恶意,请不要攻击.平壤城头看了这旗语,缓缓方下了吊桥.李允冲身边的卫兵们做了个小心的手势,当先下了马.城门大开之后,李国柱带着手下的通译和一众将领上前迎接,虽然,按照这谈判规格,是不需要李国柱出面地.但是,心急如焚的李国柱急于知晓对方的意图,更是亲自出迎.李允早就认出敌方主帅,心下对对方的心态更是了如指掌,当下微微一笑,并不言语.
跟在李国柱身边的这个通译是旅居朝鲜的中国人,世代居住在辽东一带,通晓朝鲜话和汉话.李允带着地通译是先前前往义州和谈的宋泽义手下的一个随从.他因为通晓汉话,所以被宋泽义带往义州谈判,此次用他为通译,实在是另有深意.李国柱本人虽然也学过些汉语。 但终究不是很在行,而且在这种正式场合。 做为朝鲜一方的主将。 自然是要说朝鲜话的。 所以,有了通译,双方交流起来,也算通畅.
李国柱一看对面天朝使者递交的国书,知道此次来到平壤城的只是议和使团的副使混天候李允,又不见宋泽义随行,心下多少有些怀疑.寒暄一阵之后,在李国柱安排下,李允等天朝辽东使者团的人员被迎进虎赍军驻平壤行辕。 李国柱见这天国使者不是自己平级的对方统帅、国书标明地正使。 又不见先前己军派出地宋泽义,心中有些怀疑,当下试探着问道:“请教李大人,我方派出的宋特使这次怎么没有随军前来?”
李允知道对方已经起了怀疑之心,当下呵呵笑到:“李将军,宋特使正在义州等待我天朝特地从丹东派来处理两国议和大事地正使,估计明日即可到来.李将军请勿多虑,我门来时,遵王考虑到两国和谈的礼仪问题,所以事先请宋特使修书一封,并专请贵国专使团的相关人员送来,请李将军过目!”
李国柱接过对方递过来的信笺,又仔细辨认了信笺上的笔迹和送信过来的朝鲜专使,方才放下心来. “呵呵,这真是太好了!”李国柱悬着的心放来,高兴的道:“哎!还有劳贵国遵王考虑和谈礼仪问题,真是惭愧!说真的,我主派军入辽东,只不过是受了建州满人所『惑』!建州满族的族长在我主面前搬弄是非,颠倒黑白,而且我军也已经遭受惩罚,我主对此事也是万分后悔!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主万没想到,建州满族竟然包藏祸心,借求援之时。 将祸水引至我国。 以至天朝上国大军压境,我主深知不能与天朝斡战,有心请和.既然天朝派使来谈和,我们自然一力配合,我这就派人入宫当面复我王,希望咱们两国能够罢兵修好。 ”
李允听了他的话,心中暗骂:这奸猾地高丽棒子,嘴上跟抹了mi一样甜,要不是我们有远程通讯装备,听了你这番话,我还真的要认为你们是一心请和呢!nnd!心中虽骂,面上却带着笑容道:“李将军太客气了!既然贵国有息兵戈之心。 我天朝又岂是穷兵黩武之邦?我主万岁亦是向往平和之人,在我使团之后。 正使已经到达离义州不远的丹东城了,这次我朝派来的是外务部孙我如大人。 孙大人将在两日后正式和贵国洽谈议和事宜。 ”
李国柱听了李允的话,也是连连点头。 当下笑道:“有李特使这样说,自然是在好不过!本来咱们两国就是误会!天朝是要派大军前来的,虎狼之威下,我朝将会是生灵涂炭!这实在是我等为政者不愿见之。 幸好贵国同意和谈,误会可以消弭。 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咱们这动刀动枪地,说来正是劳民伤财,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你们中国不是有一句话嘛。 。 。 叫万事以和为贵吧。 ”
“想不到李将军对我天朝风土人情倒是了解颇深,佩服!佩服!”李允笑咪咪地道。 他虽嘴上这么说。 心中却是将这高丽棒子骂了个七佛升天。 六佛出世。 世人皆知,这高丽棒子为人奸诈奸猾。 居心叵测,向来与那个杂碎岛国怀着一般心思,只可惜嘴太小,无法吃下中国这块肥肉,又怕噎死,只能看着眼馋。 淌淌口水而已。 但他们亡中国之心不死,始终惦记着算计中国。 这李国柱更是此道老手,弥天大谎说出来,竟是连脸都不红一下。
这李允本来是捻军中一员大将,领捻军白旗。 后来天朝初立,大军整编,他成了赖文光帐下的参将,受爵混天候。 颇有几分圆滑功夫,此次这虚于委蛇之事,别人心思不够。 赖文光思忖良久还是派了他前来。 他胆气较大,话锋之间也有几分本领。 李国柱虽然奸猾似鬼,却也无法套出李允地真话,而且两人交谈均是通过通译,李国柱根本无法从李允的话中察颜观『色』,话语试探,以辨真伪,所以没有想的过深。
二人寒暄一阵,其实都是在和对方打虚枪,不过,双方的大致方向倒是定了下来,那就是说这两国的和谈成功了,天朝的主臣也已经来朝鲜签定和约了。 李国柱没想到事情经进展的如此顺利,心中暗喜。 孰不知,李允此刻在心里也是冷笑阵阵。
当夜,满心欢喜地李国柱在行辕中摆下酒宴,宴请天朝特使。 酒宴之上,他一面和李允虚与委蛇,一边迅速派人将缓兵之计得逞之事密禀朝鲜王。 这边酒宴上宴酣正浓,李国柱又命人帐前舞剑助兴,与李允把酒言欢。 李允任务已经完成,当下也不和李国柱多废话,趁着双方酒足饭饱之时,转过话头道:“李将军,实不相瞒!我天朝使者已经到了丹东,不日将到平壤,我朝息止干戈之心日月可鉴,还请将军能多加配合。 待我天朝正使到来之时,贵国能按照礼仪早早准备锣鼓锦衣,列队欢迎,以示对我天朝尊重。 ”
“那是自然。 这事不劳特使大人费心!”李国柱点头道,他现在已经完全肯定对方已经中了己军的缓兵之计了,剩下的,就是看自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到多少人马了!眼下这个形式,对方似乎也不愿意多和自己纠缠,想来是大『乱』方定,无力与己军一争长短。 他们虽然灭了残清,但是,十多年战『乱』、列强劫掠,已经使中国民生凋敝了。 如今元气大伤,自然不愿和自己多纠缠。 他心中暗想了一回,有心探听一下对方的虚实,考虑了一二又说道:“李大人,按照我朝礼节,明天大人起程回义州之时,我方应派精锐干将六十四人护送大人回去,顺便也见见贵国正使,以示郑重。 而且,我朝也可以早早根据护送专使回传的讯息,做好迎接、款待等诸多事宜。 ”
李允一怔,心说这高丽棒子真tmd的狡诈,说好听的是,这那是派人护送我这个副使回义州,实际上是要派这些人顺便查看我军调度、布防地底细啊,如果让他们探知我大军作战方略,那遵王和首王的奇袭计划岂不是要功亏一篑!
【……第六卷 励精图治 第二百二十一章 攻势如『潮』(二) --『沸腾文学』小说网』--网文字……】@!!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6/6011/17723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