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小说网 > > 大明:重生皇太孙,祖父朱元璋 > 第229章爷爷,四叔这是要造反

第229章爷爷,四叔这是要造反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愿闻其详!”对于道衍,朱棣还是很尊重的,当即向他请教。
    “殿下手底下,有近八万人。”
    道衍笑了笑,道:“如果殿下能说动陛下,不动你的兵,而是从北方重镇之中抽调。”
    “如此,北方的军队,就只有二十万,而殿下就有八万。”
    “削减军队,反而增加了殿下对北方的掌控力。”
    从比例上来说,的确是这样。
    现在,大明在北方的驻军有四十万之多。
    朱棣的八万大军,占到了四分之一。
    若削兵,只是削别的兵。
    如此一来,朱棣的军队就占据了整个北境三分之一的兵力!
    表面上是打压,但实际上,却是在抬高朱棣的地位。
    不得不说,道衍这一手,的确是不错。
    朱棣一听,顿时两眼放光。
    不过很快,他眼中的光芒就黯淡了下去。
    “这…怕是很难。”
    朱棣叹息一声,轻声道:“如果父皇执意要削减北方的兵力,我手里的兵马,怕是很难逃过一劫。”
    朱元璋可不傻。
    想到这里,朱棣就一阵后怕。
    谁也不会让北境一半的兵力,都掌握在一位藩王的手中。
    就连朱元璋,也不可能会这样做。
    这是不可能的!
    这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关系到大明的前途,老朱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虽然有些困难,但还是要试一试。”
    道衍这个老神棍,却是在为朱棣鼓气。
    “谢道衍前辈指点,晚辈感激不尽!”
    朱棣道了一声谢,就静静等着圣旨到来。
    可左等右等等来的,却不是圣旨。
    而是……老朱来了!
    这当儿,从应天开往北平的铁道上,一列蒸汽火车正以极快的速度行驶着。
    蒸汽机,还有火车上的所有零件,都出自朱雄英的钢铁厂。
    无论是铸造的工具,还是铸造的技术,都远超这个时代,所以速度很快。
    而且,这趟火车也不是满载的。
    所以它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六十公里左右。
    从火车出发,到次日早晨,火车就到了北平的地界。
    现在是十月,老朱感觉天气越来越冷了。
    当他走到朱雄英所在的隔间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朱雄英睡得正香。
    “咳咳咳…”
    老朱咳嗽了一声,朱雄英一下子就醒了过来。
    朱雄英揉着睡眼朦胧的眼睛,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老朱。
    “都日上三竿了,你怎么还没起来?”
    老朱一脸的不爽。
    “爷爷,这蒸汽火车好吵啊。”
    朱雄英胡诌道:“我昨晚没睡好。”
    事实上,老朱也有同样的感受。
    平时根本听不到车轮碾过铁轨的声音。
    现在却要睡在这种地方,当然不可能睡得好。
    当朱雄英醒来的时候,早餐已经准备好了。
    两人一起吃早餐。
    老朱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
    不过朱雄英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爷爷,你觉得,削减北境的军力,应该减掉哪一部?”
    朱雄英抢先一步问了出来。
    大明境内有九个边镇,每个镇的防御都很森严。
    这些兵马加在一起,足有数十万之多。
    其中辽东最为重要,占据了九个重镇的三分之一以上,都是辽东镇的人。
    “这条铁路可以修到北平,是不是也可以修到辽东去?”
    朱元璋问了一句。
    朱元璋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个。
    假如铁路可以通辽东,那自然要削辽东镇的兵丁才是。
    那里可是驻扎着三十万大军,老朱早就想削弱这里的兵马了。
    但是,老朱也没有办法,因为必须要防备草原人。
    “可以自然是可以。”
    朱雄英一脸为难道:“可是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光是应天和北平之间的铁路,就花了我们大明银行一大笔钱。”
    “再由北平转至辽东,这恐怕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朱元璋:“……”
    老朱当然不会相信这套说辞。
    朱雄英抄家,从大明大户人家,一路抄到东瀛去了。
    大明银行的库房里,会没有钱吗?
    不过,老朱很快就明白了朱雄英的想法。
    朱雄英不修辽东铁路,也没有修到岭南、云南去,只修到北平!
    这还用说吗?
    不过朱元璋却是沉得住气,苦口婆心的劝道:“雄英,以后大明的江山,就由你来继承了。”
    “这些藩王,将来都是大明的左膀右臂。”
    “亦是你的左臂右膀,他们都是对你有用之人,你不要胡思乱想。”
    老朱的话,朱雄英一个字都不信。
    老朱,太小看了人性。
    藩王势力庞大,是很有可能造反的。
    哪怕是一丁点的可能,朱雄英都不愿意看到。
    你朱元璋能够控制住局面,但不代表未来的皇帝能够做到。
    老朱看在眼里,也明白了朱雄英的用意。
    他很直接地说道:“你要削你四叔的兵,如果你四叔不答应怎么办?”
    “不答应也得答应。”
    朱雄英喝了一口稀粥,面无表情道:“如果不答应,那就是谋反,爷爷,四叔这是要造反啊!”
    老朱听到这句话,差点没把嘴里的粥给喷出来。
    谋反这种罪名,怎么能说扣就扣?
    而且,这件事情,还牵扯到了老四朱棣的身上。
    “臭小子,休得胡言乱语!”
    朱元璋盯着朱雄英,厉声喝道:
    “你四叔对抗草原,替大明镇守北疆,你可别让他寒心!”
    朱雄英笑而不语。
    当然,倘若是朱元璋和朱标在世的时候,朱棣是绝对不会谋反的。
    历史上,如果不是朱允炆登基没多久,就对藩王们动手,朱棣也不会造反。
    然而朱雄英并不想把主动性,放在别人的手中。
    更何况这个人,还是永乐大帝朱棣!
    兵权之事,朱雄英必须要拿在自己手中。
    而且,朱棣身边还站着一个姚广孝。
    或许,朱棣根本就没想过要造反,而是姚广孝在背后推波助澜呢!
    朱元璋见朱雄英沉默不语,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仦說Ф忟網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
    “对了,咱听说东瀛那边,你们采取了一种腾笼换鸟的策略。”朱元璋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你想要干什么?”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7/17213/72282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