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海上商业保险雏形
推荐阅读:无敌小术士、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试婚丫鬟、师娘,我真不想下山啊!、重生2000缔造商业帝国、万倍返还:徒弟筑基我直接成仙、炼神丹!御神兽!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绝世战龙、朕只想做个昏君、龙王医婿、
话音一落,一身便装的崇祯走上楼来。
身后跟着王承恩,以及温体仁、毕自严,还有孙传庭。
吴有性、毕荩臣慌忙起身,柳如是等女人也都有些不知所措。
正欲行礼时,崇祯摆摆手:“不是在宫中,不必多礼。”
云逍坐在那里没动,诧异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崇祯笑道:“孙卿进京觐见述职,正好毕阁老正奏报今年的财税状况。国师召毕阁老,朕就带他们一起过来了。”
云逍见他笑得见眉不见眼,奇道:“莫不是有什么喜事,看把你高兴的,就跟吃了蜜蜂……蜂蜜一般!”
“国师有所不知,今年喜事连连,陛下怎能不高兴?”
温体仁笑呵呵地一番解释。
大明今年的确是喜事连连不断。
别的不说,单是财政收入这一项,就足以让崇祯到太庙去,跟列祖列宗们吹嘘一番。
税制改革,从今年起开始见成效。
全新的税制,扩宽了税源,财政收入倍增,支出却变得更为合理。
加上手工业、工商业蓬勃发展,以及海外贸易和海关税收走上正轨。
大明今年的财税收入暴涨,达到4500万两白银之多。
云逍听了这个数字,也是吃了一惊。
他不大过问具体的国事,大体知道财政收入肯定会大幅增加,却没想到增加到这个地步。
崇祯想到五年前,自己穿着打补丁龙袍、皇后亲自带领宫女织布的光景,不由得心潮澎湃。
然后他深深地看了云逍一眼,心中除了感激,再无任何情绪。
温体仁接着笑眯眯地说道:“陛下正安排内阁和户部,筹划着给官员加薪俸。另外还给天下百姓,准备了一份大礼。”
云逍笑道:“总不会也给百姓发银子吧?”
“跟发银子也差不多。”毕自严笑得满脸都是褶子,然后提高了声音:“盐政……革新!”
云逍的眼睛一亮,情不自禁地拍掌说道:“千古未有之德政,大善!”小說中文網
其实早在两年前,云逍就提出了盐政革新。
由于牵扯太大,甚至是关系到国本,一直在酝酿之中。
云逍估摸着,大概还要年许才能正式实施。
没想到崇祯如此有魄力,促使此事提前推行。
所谓盐政革新,就是实行全新的场征税制。
大致的意思,就是食盐不再由官府专营。
以后就跟粮食、油一样,属于正常的商品,百姓自由买卖食盐。
数千年的食盐专卖,两淮盐业暴利,百姓吃不起盐的时代,从此将一去不复返。
这可是千古未有的德政!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做不到。
太祖、成祖,一样也不曾做到。
单凭这一项惠及万千黎民的仁政,崇祯这个大明天子必定会彪炳史册,流芳百世。
“这可是造福天下百姓的德政,古往今来不曾有啊!”
“圣天子,莫过于今上!”
毕荩臣和吴有性跪伏在地上,称颂崇祯的仁德。
柳如是看了云逍一眼,嘴角勾勒成月牙儿。
她当然知道,盐政革新都是自家男人做的好事。
古往今来,那么多的名臣、明君,又有哪一个能做到这一步?
家里的这个道士,伟丈夫,真豪杰也!
今生能侍奉这样的男人,死有何憾?
“平身吧!”
崇祯看似不在意,心中却是洋溢着巨大的成就感。
等新盐政推行,天下百姓都能吃上低价盐,自己距离千古一帝,又更进一步了吧!
“等内阁和户部议定,朕准备将宣布新盐政的日期,放在国师长子出世之日。国师看这样可好?”
崇祯在云逍身边的座位上落座,满怀希冀地说道。
“陛下有心了,贫道先行谢过。”
云逍点点头,心里却是一阵嘀咕。
第一个子女出世,朝廷公布新盐政。
难道要给第一个孩子取名‘云新盐’?
众人一阵称赞。
崇祯问道:“国师召毕阁老前来,商议什么大事?”
“都坐下说话。”
云逍招呼温体仁、毕自严等人坐下。
然后将今天的所见所闻,向崇祯等细细叙说了一遍。
正说话间,一名护卫前来,凑到云逍耳边说了几句。
原来是云逍之前派去调查赵德义,此时回来复命。
赵德义的那些事迹,也都是真的。
云逍让人去将赵德义叫来。
接着又问及孙传庭,海上的风险。
“国师见微知著,下官佩服!”
孙传庭先是拍了一记马屁,然后叹了一声:“海路凶险,惊心骇目啊!”
限于船只性能、通讯条件、海上航线以及导航、风浪预测,出现海难事故是常态。
当年忽必烈发兵10万,派遗4400多艘战舰,征伐?国。
在途中忽遇台风巨浪,使所有战舰全部翻沉毁坏,10万大军,活着回来的仅有3人。
如今航海水平有所提高,却依然是海难不绝。
这时赵德义被带了过来。
见屋内这么多人,并且个个都是气度不凡,他吓了一跳,不由得惴惴不安,站在边上,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崇祯等人刚才听了赵德义的事迹,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
同时心中颇为诧异,国师叫他来做什么?
“海上的风险,不可避免。”
“然而对于海商而言,海上遭遇一次海难,就意味着巨大的损失,甚至是倾家荡产。”
“长此以往,势必会阻碍海外贸易的发展。”
“有没有想过,有什么法子,将海商的损失降到最低?”
云逍开始启发式教学。
孙传庭想了想,摇头苦笑:“下……在下鲁钝,着实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温体仁、毕自严等人思索许久,最终也都无奈地摇摇头。
对于航海,他们都是门外汉,甚至有人这辈子连大海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云逍正要继续深入引导,瞥见赵德义欲言又止,不由得心中一动,问道:“你有什么想法,大胆道出来。”
“小人斗胆卖弄。”
“自从小人的商船在海上出事之后,就一直在寻思,如何将损失降低最小。”
赵德义拱手道。
“小人琢磨着,商船之间可以互相结盟,把大家伙儿的货物,全部分摊来放,每船只放十分之一。”
“若是遇上海难,因为提前做了分船安排,每人都只会损失百分之十的货物。”
孙传庭、毕自严的眼睛亮了起来。
云逍心中一声赞叹。
谁说古人的智慧不如后世?
这不正是海上商业保险的雏形吗?
身后跟着王承恩,以及温体仁、毕自严,还有孙传庭。
吴有性、毕荩臣慌忙起身,柳如是等女人也都有些不知所措。
正欲行礼时,崇祯摆摆手:“不是在宫中,不必多礼。”
云逍坐在那里没动,诧异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崇祯笑道:“孙卿进京觐见述职,正好毕阁老正奏报今年的财税状况。国师召毕阁老,朕就带他们一起过来了。”
云逍见他笑得见眉不见眼,奇道:“莫不是有什么喜事,看把你高兴的,就跟吃了蜜蜂……蜂蜜一般!”
“国师有所不知,今年喜事连连,陛下怎能不高兴?”
温体仁笑呵呵地一番解释。
大明今年的确是喜事连连不断。
别的不说,单是财政收入这一项,就足以让崇祯到太庙去,跟列祖列宗们吹嘘一番。
税制改革,从今年起开始见成效。
全新的税制,扩宽了税源,财政收入倍增,支出却变得更为合理。
加上手工业、工商业蓬勃发展,以及海外贸易和海关税收走上正轨。
大明今年的财税收入暴涨,达到4500万两白银之多。
云逍听了这个数字,也是吃了一惊。
他不大过问具体的国事,大体知道财政收入肯定会大幅增加,却没想到增加到这个地步。
崇祯想到五年前,自己穿着打补丁龙袍、皇后亲自带领宫女织布的光景,不由得心潮澎湃。
然后他深深地看了云逍一眼,心中除了感激,再无任何情绪。
温体仁接着笑眯眯地说道:“陛下正安排内阁和户部,筹划着给官员加薪俸。另外还给天下百姓,准备了一份大礼。”
云逍笑道:“总不会也给百姓发银子吧?”
“跟发银子也差不多。”毕自严笑得满脸都是褶子,然后提高了声音:“盐政……革新!”
云逍的眼睛一亮,情不自禁地拍掌说道:“千古未有之德政,大善!”小說中文網
其实早在两年前,云逍就提出了盐政革新。
由于牵扯太大,甚至是关系到国本,一直在酝酿之中。
云逍估摸着,大概还要年许才能正式实施。
没想到崇祯如此有魄力,促使此事提前推行。
所谓盐政革新,就是实行全新的场征税制。
大致的意思,就是食盐不再由官府专营。
以后就跟粮食、油一样,属于正常的商品,百姓自由买卖食盐。
数千年的食盐专卖,两淮盐业暴利,百姓吃不起盐的时代,从此将一去不复返。
这可是千古未有的德政!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做不到。
太祖、成祖,一样也不曾做到。
单凭这一项惠及万千黎民的仁政,崇祯这个大明天子必定会彪炳史册,流芳百世。
“这可是造福天下百姓的德政,古往今来不曾有啊!”
“圣天子,莫过于今上!”
毕荩臣和吴有性跪伏在地上,称颂崇祯的仁德。
柳如是看了云逍一眼,嘴角勾勒成月牙儿。
她当然知道,盐政革新都是自家男人做的好事。
古往今来,那么多的名臣、明君,又有哪一个能做到这一步?
家里的这个道士,伟丈夫,真豪杰也!
今生能侍奉这样的男人,死有何憾?
“平身吧!”
崇祯看似不在意,心中却是洋溢着巨大的成就感。
等新盐政推行,天下百姓都能吃上低价盐,自己距离千古一帝,又更进一步了吧!
“等内阁和户部议定,朕准备将宣布新盐政的日期,放在国师长子出世之日。国师看这样可好?”
崇祯在云逍身边的座位上落座,满怀希冀地说道。
“陛下有心了,贫道先行谢过。”
云逍点点头,心里却是一阵嘀咕。
第一个子女出世,朝廷公布新盐政。
难道要给第一个孩子取名‘云新盐’?
众人一阵称赞。
崇祯问道:“国师召毕阁老前来,商议什么大事?”
“都坐下说话。”
云逍招呼温体仁、毕自严等人坐下。
然后将今天的所见所闻,向崇祯等细细叙说了一遍。
正说话间,一名护卫前来,凑到云逍耳边说了几句。
原来是云逍之前派去调查赵德义,此时回来复命。
赵德义的那些事迹,也都是真的。
云逍让人去将赵德义叫来。
接着又问及孙传庭,海上的风险。
“国师见微知著,下官佩服!”
孙传庭先是拍了一记马屁,然后叹了一声:“海路凶险,惊心骇目啊!”
限于船只性能、通讯条件、海上航线以及导航、风浪预测,出现海难事故是常态。
当年忽必烈发兵10万,派遗4400多艘战舰,征伐?国。
在途中忽遇台风巨浪,使所有战舰全部翻沉毁坏,10万大军,活着回来的仅有3人。
如今航海水平有所提高,却依然是海难不绝。
这时赵德义被带了过来。
见屋内这么多人,并且个个都是气度不凡,他吓了一跳,不由得惴惴不安,站在边上,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崇祯等人刚才听了赵德义的事迹,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
同时心中颇为诧异,国师叫他来做什么?
“海上的风险,不可避免。”
“然而对于海商而言,海上遭遇一次海难,就意味着巨大的损失,甚至是倾家荡产。”
“长此以往,势必会阻碍海外贸易的发展。”
“有没有想过,有什么法子,将海商的损失降到最低?”
云逍开始启发式教学。
孙传庭想了想,摇头苦笑:“下……在下鲁钝,着实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温体仁、毕自严等人思索许久,最终也都无奈地摇摇头。
对于航海,他们都是门外汉,甚至有人这辈子连大海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云逍正要继续深入引导,瞥见赵德义欲言又止,不由得心中一动,问道:“你有什么想法,大胆道出来。”
“小人斗胆卖弄。”
“自从小人的商船在海上出事之后,就一直在寻思,如何将损失降低最小。”
赵德义拱手道。
“小人琢磨着,商船之间可以互相结盟,把大家伙儿的货物,全部分摊来放,每船只放十分之一。”
“若是遇上海难,因为提前做了分船安排,每人都只会损失百分之十的货物。”
孙传庭、毕自严的眼睛亮了起来。
云逍心中一声赞叹。
谁说古人的智慧不如后世?
这不正是海上商业保险的雏形吗?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6/16844/70298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