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战争中的商业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有道是无利不起早,李自成觉得如果在张楚所提的“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自己只能充当一个普通的用户那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不过他明白张楚既然同他谈起这件事,就是对自己有所依靠,不会让自己听着高兴一下就完了。
“这里边你起的作用可大了。”张楚果然没有让李自成失望,看着李自成真诚的说道:“商界有句古话叫‘买卖好做,伙计难搭。’这是句千古不变的真理,许多看着红红火火的买卖都是因为内部的纠纷散伙关门的,我可不想我的买卖没开张就存在隐患,所以我决定找一个好的合伙人,你既有远大志向又讲究信义,可以成为我最好的商业伙伴。”张楚这时根本不像一个独据一方的反贼,却更像一位商场上打拼的老油子。
“多谢张大帅的信任,我会尽力做好这些对各路义军和我自己都有好处的事情。”李自成一时不能适应张楚那个商人的嘴脸,却对张楚信任自己感到很高兴。必定这时在整个山西陕北地区张楚是一个强大的存在,能得到他的认可说明自己混得还不错。
“人的人品是一点点养成的,我与你合作,不光是因为我认为你诚实可信,而且也是因为其他将军将领对你的人品也是信任的。不像我,在义军中早就臭名远扬,这时我去找人家,人家肯定会认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以我的实力找到谁,谁都会认为我要吃掉他,所以这件事还是由你来出面比较好。我在后边买卖东西发财,你在前面给大家运送粮食,肯定会落个义薄云天的好名声,大家都觉得你为义军的生存操碎了心,到时拥戴你的人会更多。当然不会让你白干,这其中的所得我们再商量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比例来分成,你用这些钱来壮大队伍,我相信用不了几年,你就会成为义军中一支最强大的力量。”张楚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也让人难以拒绝。
“那好,我安排我侄儿李过来操办这事,希望他也和你的人合作的很好。”李自成虽然脸上没有欣喜的表情,内心却抑制不住的高兴。手中没钱成为了明末永恒的主题,从崇祯皇帝到各路反王都在为这个问题发愁。以前李自成认为没钱就去抢,将天下的富人杀尽了,将他们的财富弄到自己手中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可今天经张楚这么一说,他发现还可以不用抢掠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还能收获好的名声,这何乐而不为呢?他派出自己的亲侄子来操办这事,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行动的重视程度。
“那样更好,我会派人与你们接洽的,到时侯我们会在河南又成就一番事业来的。”张楚对于由李过来经办这件事很是满意。李过是李自成中重要的人物,有他出马,说明李自成对这件事十分重视。李过的为人和能力张楚还是很放心的。
张楚和李自成不经意间做出了一个影响到义军将来的重大决定,二人却一点儿也不自知。
李自成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将自己的侄子李过叫了过来作为陪客,设宴好好的宴请了一次张楚。
张楚对此却很是满足,一边吃喝一边与李过将合作的一些细节交待清楚。
张楚有惊无险的完成了与李自成的会面,虽然没能将李自成拉入保安军的队伍,却也完成了一项重要的谈判。告别了李自成,张楚回到了运城,派人与李过联系,在双方的精心安排下,一个邪恶的商业机构运转了起来。
李过带着人马开始在各路义军中间游说,李自成和李过叔侄二人的好名声起了作用,李过很快取得了各路反王的信任。
虽然将好不容易抢来的财富拿出来十分心痛,可人首先要生存才能享受。反王们大部分都选择了用银子来换粮食,大量的财物聚集到了李自成的手中,李自成派人将这些东西送到张楚那里,张楚又利用余春光的商行将东西贩卖出去换成银子,再去买义军急需的粮食和武器。
一时间河南境内的官军感到压力倍增,本来有些沉寂的流民起义变得活越了起来。而且这次贼人四处出击,出手更加狠辣,每到一处不但作战更加勇猛,而且这次贼人所到之处可以说斩尽杀绝,只要是值钱的东西就会被抢走。各地的富人和地主更是人心惶惶,带着金银细软跑到城中避难,使原本坚固的城池这时也变得不安全起来。
各路反贼努力的抢劫,换来了更好的装备,使得他们的攻坚能力大为增加。许多原本打不下来的庄堡城池落到了义军手中,同时其中的财富转移到了张楚手中,又换成了新的兵器和军粮。
张楚在运城坐阵,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商业怪兽运转起来心中很是高兴。这边官军的左良玉为壮大自身需要更多的武器盔甲,那边义军将领们吃到了抢劫的甜头,不断的加大武器定单。
为了节约运输的成本,张楚将中阳的一些工人抽调到运城,成立了新的工厂,一时间运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各种货物进进出出,俨然成为了一座重要的商业城市。
张楚的欢乐却是建立在其他人痛苦的基础上,运城商贸兴隆,货物流转,一派繁荣景象,这一切却与原先在此经商的商人们没有任何关系。山西的商人只有王继杰的王家被张楚说动进行了早期投资,王家这时如鱼得水,几乎垄断了山西境内所有的货物交易,而其他的商人却再也没有了经营的机会。看着王家从此大赚特赚,商人们心有不甘。他们经过多日的走动思考终于找到了一个摆脱困境的好办法,他们决定这次还要利用官府的力量。山西的大商人与朝中大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一封封的奏折飞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有的请求朝庭增兵剿贼,有的则直接抨击洪承畴剿匪不利。这一切都让崇祯皇帝十分头痛,他这个皇帝当的确实是外表光鲜内心确十分痛苦。(。)
不过他明白张楚既然同他谈起这件事,就是对自己有所依靠,不会让自己听着高兴一下就完了。
“这里边你起的作用可大了。”张楚果然没有让李自成失望,看着李自成真诚的说道:“商界有句古话叫‘买卖好做,伙计难搭。’这是句千古不变的真理,许多看着红红火火的买卖都是因为内部的纠纷散伙关门的,我可不想我的买卖没开张就存在隐患,所以我决定找一个好的合伙人,你既有远大志向又讲究信义,可以成为我最好的商业伙伴。”张楚这时根本不像一个独据一方的反贼,却更像一位商场上打拼的老油子。
“多谢张大帅的信任,我会尽力做好这些对各路义军和我自己都有好处的事情。”李自成一时不能适应张楚那个商人的嘴脸,却对张楚信任自己感到很高兴。必定这时在整个山西陕北地区张楚是一个强大的存在,能得到他的认可说明自己混得还不错。
“人的人品是一点点养成的,我与你合作,不光是因为我认为你诚实可信,而且也是因为其他将军将领对你的人品也是信任的。不像我,在义军中早就臭名远扬,这时我去找人家,人家肯定会认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以我的实力找到谁,谁都会认为我要吃掉他,所以这件事还是由你来出面比较好。我在后边买卖东西发财,你在前面给大家运送粮食,肯定会落个义薄云天的好名声,大家都觉得你为义军的生存操碎了心,到时拥戴你的人会更多。当然不会让你白干,这其中的所得我们再商量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比例来分成,你用这些钱来壮大队伍,我相信用不了几年,你就会成为义军中一支最强大的力量。”张楚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也让人难以拒绝。
“那好,我安排我侄儿李过来操办这事,希望他也和你的人合作的很好。”李自成虽然脸上没有欣喜的表情,内心却抑制不住的高兴。手中没钱成为了明末永恒的主题,从崇祯皇帝到各路反王都在为这个问题发愁。以前李自成认为没钱就去抢,将天下的富人杀尽了,将他们的财富弄到自己手中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可今天经张楚这么一说,他发现还可以不用抢掠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还能收获好的名声,这何乐而不为呢?他派出自己的亲侄子来操办这事,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行动的重视程度。
“那样更好,我会派人与你们接洽的,到时侯我们会在河南又成就一番事业来的。”张楚对于由李过来经办这件事很是满意。李过是李自成中重要的人物,有他出马,说明李自成对这件事十分重视。李过的为人和能力张楚还是很放心的。
张楚和李自成不经意间做出了一个影响到义军将来的重大决定,二人却一点儿也不自知。
李自成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将自己的侄子李过叫了过来作为陪客,设宴好好的宴请了一次张楚。
张楚对此却很是满足,一边吃喝一边与李过将合作的一些细节交待清楚。
张楚有惊无险的完成了与李自成的会面,虽然没能将李自成拉入保安军的队伍,却也完成了一项重要的谈判。告别了李自成,张楚回到了运城,派人与李过联系,在双方的精心安排下,一个邪恶的商业机构运转了起来。
李过带着人马开始在各路义军中间游说,李自成和李过叔侄二人的好名声起了作用,李过很快取得了各路反王的信任。
虽然将好不容易抢来的财富拿出来十分心痛,可人首先要生存才能享受。反王们大部分都选择了用银子来换粮食,大量的财物聚集到了李自成的手中,李自成派人将这些东西送到张楚那里,张楚又利用余春光的商行将东西贩卖出去换成银子,再去买义军急需的粮食和武器。
一时间河南境内的官军感到压力倍增,本来有些沉寂的流民起义变得活越了起来。而且这次贼人四处出击,出手更加狠辣,每到一处不但作战更加勇猛,而且这次贼人所到之处可以说斩尽杀绝,只要是值钱的东西就会被抢走。各地的富人和地主更是人心惶惶,带着金银细软跑到城中避难,使原本坚固的城池这时也变得不安全起来。
各路反贼努力的抢劫,换来了更好的装备,使得他们的攻坚能力大为增加。许多原本打不下来的庄堡城池落到了义军手中,同时其中的财富转移到了张楚手中,又换成了新的兵器和军粮。
张楚在运城坐阵,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商业怪兽运转起来心中很是高兴。这边官军的左良玉为壮大自身需要更多的武器盔甲,那边义军将领们吃到了抢劫的甜头,不断的加大武器定单。
为了节约运输的成本,张楚将中阳的一些工人抽调到运城,成立了新的工厂,一时间运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各种货物进进出出,俨然成为了一座重要的商业城市。
张楚的欢乐却是建立在其他人痛苦的基础上,运城商贸兴隆,货物流转,一派繁荣景象,这一切却与原先在此经商的商人们没有任何关系。山西的商人只有王继杰的王家被张楚说动进行了早期投资,王家这时如鱼得水,几乎垄断了山西境内所有的货物交易,而其他的商人却再也没有了经营的机会。看着王家从此大赚特赚,商人们心有不甘。他们经过多日的走动思考终于找到了一个摆脱困境的好办法,他们决定这次还要利用官府的力量。山西的大商人与朝中大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一封封的奏折飞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有的请求朝庭增兵剿贼,有的则直接抨击洪承畴剿匪不利。这一切都让崇祯皇帝十分头痛,他这个皇帝当的确实是外表光鲜内心确十分痛苦。(。)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5/15722/63647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