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 > 第613章 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大变革

第613章 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大变革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战后总结会上,杨瑞符就琢磨,要是这次大战,华军碰上前几年的日军,难度还得翻一番。
    像黄强、戴峰、周伦这些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将领,都觉得有理。
    前几年的日军和现在可不一样,那时候的日军基层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野战精锐,
    鬼子兵个个训练有素,武士道精神洗脑,枪法准、体能好,算是亚洲大陆上最能打的单兵。
    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日军,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没栽过跟头,士气旺得很,
    日军士兵压根儿没想过自己会输,所以打起仗来不要命,格外凶狠顽强。
    但现在日军可不行了。
    ——侵华日军治安战打个没完没了,那些老兵损失惨重,一支生龙活虎的军队,也会被一点点放血放没了朝气。
    日军作战序列里,师团里都补了大量新兵,还成立了一堆用来扫荡后方的独立旅团和混成旅团,规模大了,平均战斗力却大幅下降。
    那些长期在治安战环境里混日子的日军士兵,意志消沉得很,凶狠劲儿也差远了。
    而日军那边,不光是平均战斗力下滑,士气也是一泻千里。
    一场接一场的治安战,把日军折磨得筋疲力尽,胜利和逼华夏和谈的希望,那是半点影子都瞧不见。
    当初那股子要吞下半个华夏,逼华夏投降的嚣张气焰,早就没影了。
    不光在八路军手里吃了大亏,在卫宁那儿也是连栽了好几个大跟头,士气低落得很。
    对付现在的日军,可比对付几年前的他们要轻松多了。
    老兵在部队里的占比,那可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关键。
    眼下,十个混合了新老兵的主力集团军已经整装待发,每个集团军六万人,老兵新兵三比二,打起仗来稳得很,
    再加上从八路军来的政工干部,那就是战场上的定海神针,保证命令执行到底。
    这就是有信仰的军队的厉害之处。
    每个集团军,步兵师、炮兵师、坦克旅、工兵团、防化团啥都有,机动战、阵地战、包围战、巷战,啥都能打。
    说起来战斗力,每个集团军都能干翻日军三个师团,打垮两个,吃掉一个,没问题。
    这十个集团军,六十万野战大军,那就是最中坚的力量。
    还有第1、第2装甲师,也都建好了,第3装甲师还在建,暂时上不了战场。
    可在卫宁眼里,这力量足够了。
    毕竟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还有八路军呢。
    八路军也在扩军备战,山东境内主力步兵团超过一百二十个,卫宁给的轻武器配置齐全,炮兵不光有缴获的华北方面军的各种火炮,
    还有卫宁给的122毫米榴弹炮、85毫米加农炮,那也是兵强马壮。wWW.xszWω㈧.йêt
    不光如此,八路军在山东还整了三个坦克纵队,每个纵队一百二十辆T34坦克,战斗力不输一个装甲师,强得很。
    工业化第一步也迈出去了。
    山东境内,工厂一座座拔地而起,煤炭挖出来一车车往发电站送,电再送到工厂,
    炼钢厂跟开了挂似的出钢铁,钢铁再往机床厂、机器厂、军火厂、汽车厂、铁路厂送,生产工业设备。
    泰州第一坦克工厂,苏联工人和工程师带着,工人们已经造出了第一辆T34坦克。
    虽然华夏工人还有好多地方不懂,火炮发动机也是卫宁换来的,但这第一辆坦克下线,所有人都高兴坏了!
    这辆华夏造的T34坦克,越野场上飙出了5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一千米外一炮打出去,穿甲弹穿了60毫米厚的钢板,看得人热血沸腾。
    这可是共和国自己造的第一辆坦克!
    济南第二飞机制造厂,以前就是修飞机的,现在自己组装的第一架P51野马战斗机也上天了。
    试飞员是空一师的优秀飞行员,开着这架战斗机各种战术动作来了一遍,然后用六挺大口径国产12.7毫米航空机枪,一连串打爆了八个空中靶标红气球,确定这战斗机各项指标都达标。
    这架黄色蒙皮的战斗机稳稳降落,所有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么多年了,终于有华夏自己组装的飞机上天了!
    从买飞机到组装,再到生产,共和国空军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临沂第四火炮设计厂,以前也是北陵军工厂的,现在最新下线的152毫米口径重炮试射,六十发炮弹打出去,炮管没事,精度准得很,炮击效果杠杠的。
    所有人都乐坏了,这意味着他们在能造85毫米口径加农炮之后,又往前迈了一大步,能造150毫米口径的重炮了!
    谁说华夏不行?
    谁说华夏人生来就不如别人?
    谁要是这么说,那就请他尝尝152毫米杀爆弹攻顶的滋味!
    军事工业发展了,民生也没落下。
    卫宁是纯粹的军人,民生这块儿不太懂,但延安那边懂行的人才可不少。
    八路军的政工干部们一个个走马上任,在各个县城城市搞行政,形成合力,教育、农业、医疗、工商业,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
    卫宁还提议,延安那边在山东试点低保政策。
    毕竟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发展,可战争中受重创的有些人却没机会发展,儿子牺牲了,家里没了顶梁柱,没了劳动力,参与不了社会分工。
    卫宁不想放弃这些人,红色力量也不能放弃。
    这些人会有最低生活保障,在山东解放区有尊严地活着,等休养好了,还能重新参与社会。
    同时,土地改革也在搞。
    好多被兼并土地、日子难过的农民,现在有机会分田分地了。
    政工干部们说了,土地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归农民,参加集体农业合作社,拖拉机、种子、肥料都由集体出。
    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大变革,这就开场了。
    随着农田现代化和机械化的步伐,粮食产量预计会成倍飙升,到时候不光能养活山东全省和军队,还能喂饱更多人口。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4/14854/72590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