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全是山东官员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殿内许多人的眼神也都一亮。
    别误会,不是为了兵部尚书的职缺,而是看中了兵部左侍郎这个职位。
    自袁可立离京后,兵部的日常事务,一直都是左侍郎李邦华在料理,这次遴选尚书,李邦华定是当仁不让。
    那兵部左侍郎这个位置,不就空出来了吗?
    朱由检也没有让群臣失望,直接点名道:“李邦华。”
    “臣在。”
    李邦华面色无悲无喜,出班应道。
    “这几年,无论是整顿京营,还是打理兵部,卿都是劳苦功高,这兵部尚书的职缺,就由卿担任吧。”
    “臣遵旨。”
    李邦华也没玩儿什么虚情假意那一套,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朱由检微微颔首,又看向殿内群臣,再次开口道:“除了兵部尚书外,内阁辅臣也需要填补了。”
    “按规制,内阁当有辅臣六员,现袁卿既去,李卿就以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赞机要。”
    “臣遵旨。”
    李邦华没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几乎是朱由检的换音一落,他就出声应了下来。
    对此,殿内许多人都是面露不喜之色。
    朱由检倒是无所谓。
    吏部尚书周应秋则是再次躬身道:“敢问陛下,李尚书继任兵部尚书,那其空缺出来的兵部左侍郎,该由何人出任。”
    朱由检手指在御案上不断敲击,半晌后才对温体仁道:“首辅,你来主持廷推,有了人选后,报于朕知。”
    “臣遵旨。”
    温体仁躬身领命。
    等朱由检离开皇极殿后,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喧嚣起来。
    皇帝在这的时候,这些大臣们还有些顾忌,现在皇帝离开了,群臣当即就吵了起来。
    那可是兵部左侍郎,正儿八经的三品高官,实权人物,自然都想推举相熟之人担任,日后也好成为自己的助力。
    温体仁一个转身,面向群臣,看了眼殿内的纠察御史。
    “肃静!”
    纠察御史大声喊了一句,殿内逐渐的安静下来。
    温体仁板着脸道:“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陛下命群臣廷推兵部左侍郎的人选,那不妨先听听吏部的意见。”
    周应秋出班拱手道:“首辅,吏部推举兖州知府朱统鉓,任兵部左侍郎。”
    他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嗡嗡声。
    就连温体仁和李邦华两人,也都皱起了眉头。
    “朱统鉓?可是宁藩宗室?”
    一直都是隐形人的大宗正万炜,忽然开口问道。
    周应秋点头道:“不错,朱统鉓确实是出自宁藩。”
    万炜轻轻点头,没有说话就退了回去。
    兵科给事中周士补,在万炜退回去后,站出来对周应秋道:“大冢宰,朱统鉓乃宗室子弟,在地方为官不过只有两年多。”
    “且从并未在六部观政,也未有在军中任职的经历,是否知兵还是未知,岂能任少司马?”
    周应秋面不改色道:“朱统鉓在兖州任官期间,所有考核全是优等,任兖州知府后,兴修水利,修缮道路,鼓励工商,劝课农桑,官声甚好。”
    “至于说知兵与否,兵部不是还有李尚书他们嘛?可以慢慢学嘛。”
    周应秋这话一出,不只是周士补,就是其他人心里也都犯嘀咕了。
    这位吏部尚书是什么意思?
    温体仁和李邦华对视一眼,前者轻咳一声,朗声道:“其他同僚可还有人选推荐?”
    见周应秋已经下场,翰林院侍读徐时泰出班倒:“下官举荐山东布政使司左参政史可法,出任兵部左侍郎。”
    “下官举荐……”
    一连七八名官员站了出来,根本就不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
    这时候,温体仁也发现问题了。
    这些被举荐的人,清一色全都是出自山东布政使司。
    而出班说话的,几乎都和周应秋有些关系。
    结合之前自己知道的一些事,电光火石间,温体仁瞬间就明白了这些人的意思。
    紧接着,温体仁的后背就冒出一身的冷汗,眼神冷冷的看了眼周应秋等人,缓缓开口道:“既然难以达成统一意见,那就名单交于陛下,请陛下圣裁吧。”
    这件事,他可不敢拖下去,应该立即秉至御前。
    等群臣各自散去后,温体仁叫住了周应秋,以及其他六部尚书等三品以上官员,直奔乾清宫而去。
    西暖阁,朱由检正在看着手里的奏本,听到各部尚书和九卿觐见,当即也是眉头微蹙。
    难道一个兵部左侍郎的人选,就这么难以确定吗?
    竟然还引得这么多朝中重臣集体请见。
    “宣。”
    须臾,众位大臣就来到了西暖阁。
    齐齐见礼后,朱由检看向了温体仁。
    温体仁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此次廷推兵部左侍郎,被举荐之人,皆是出自山东布政使司,臣等不敢擅专,还请陛下圣裁。”
    听到这句话,朱由检的神情一怔。
    “全都出自山东布政使司是什么意思?”
    周应秋看了眼温体仁,开门见山道:“陛下,崇祯元年的进士,当初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全都被安置在了山东,如今四年过去,山东局势已经彻底的安稳下来,臣以为当将这些人全部打散,重新安置。”
    朱由检闻言,也是耸然一惊。
    目光下意识的看向了温体仁。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崇祯元年的主考就是这位内阁首辅。
    按照当下的传统,温体仁就是这些人的座师,是他们在朝中的靠山。
    师生情谊,同窗之宜,在这个时代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许多人就是凭借这些关系,勾连在了一起,一如当初的袁崇焕和韩爌。
    温体仁被朱由检盯着,心里也是紧张不已。
    但他又有口难辩,谁让他真的和这些人,时常有书信往来呢?
    朱由检深深得看了他一眼,转头对周应秋问道:“周卿,这些人可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周应秋倒也没有添油加醋,实言秉奏道:“回陛下,尚未发现有不法事,但臣以为不可不防。”
    其他人也都齐齐躬身道:“臣等附议。”
    朱由检微微颔首,若有所思道:“诸卿回去后,都给朕上一道奏本,看看此事该如何处置。”
    “臣等遵旨。”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4/14759/71902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