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丰收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除了城,张辽一路往着西河郡那边去了。
他还是要自己过去看看玉米的情况才能放心,再去一趟雁门看看郭夫人的情况才好。
有些事情,还是要说开了才行,要不然各自都不舒服,那就不好了。
一天的功夫,张辽就赶到了离石城外,因为没有提前知会,崔钧并没有出来迎接。
张辽直接问了崔钧的位置,就去找他了。
玻璃温室里面,崔钧正在休息喝水,看着那些人都在掰着玉米,看到张辽来了,赶紧上前了。
“大将军。”
张辽点点头,看向了大棚里面。
一个大棚差不多都是半亩地的样子,也是方便他们操作,但里面可一点不小,不少人都在忙碌着。
张辽从一边拿了一根玉米棒子,从旁边扣了一粒下来,简单的尝了一口,口感并没有什么变化,而且颗粒还是一样大小。
“大将军,自从用了你提供的那个肥料,这个产量都提升了一下,以往都是三个月才能收成的,但现在才两个月的光景,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收了。”尐説φ呅蛧
张辽笑了起来,“本来想只是批注给你的,但还是自己来看看才放心,回头把六十万石的都给晒干了,剩下十万石应该有吧?那些留着做种子。”
崔钧点点头,“恐怕不止了,那边半亩地这次收了快十二石了,一共种了差不多三万亩地。”
这边的事情张辽很长时间都没有亲自过手了,都是荀攸和荀彧两人看着的,只是没想到这次种了三万亩,他以为两万亩就顶天了。
这样算下来,他今年应该还会多出八十万石左右的粮食了。
留下六十万石的,这样还能留下十万石的种子,再就是十万石的储备粮了,这种进度他是没想到的。
“明年就让这个玉米种子多种一些,三辅那边的事情已经处理差不多了,你到时候去帮帮忙,徐荣在那边做都尉,还是安全的。”
这就是为什么张辽要赶在冬季的时候把马腾他们赶走的一个原因。
粮食是现在紧缺的玩意,让三辅地区种植玉米,将粮食弄多一些,把粮食的价格打下来,才能促进百姓的生育意愿。
这样才能让大汉从疫病和饥荒影响下走出来。
只有人口多了,张辽的底气才会更足一些。
崔钧点点头,“下官明白,已经在准备了,就等着冬收结束了,就找几个熟手帮忙。”
张辽“偷了”几根玉米放在怀里,“这边的事情可以交给文若了,你辛苦一下,明年选几个熟手去三辅地区,每个人再领个小官当当,要把这个技术传播出去才行。”
反正他这是老玉米的品种,不是杂交的玉米,不会出现什么后代减产的情况。
崔钧心里明白,点点头,随后说道:“大将军明年要忙了,这边的事情不用操心,文若和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些事情。”
准备好了一些事情?张辽想了一会儿,也想明白了,应该是说匈奴的事情吧?
“匈奴出了西河,回到自己的地方,塞外自有他们打的,我看着於夫罗是个能打的,他的儿子还在我的军中做侍卫呢。”
匈奴人跟中原人一样看重宗法制度,虽然也有些区别,但大差不差,他的儿子就是最好的把柄了。
崔钧看着眼前的地方,又说道:“这个东西,文若说了,不能外传,在天下安定之前,只能弄熟了往外弄。”
荀彧就是担心这个成为了别人的,毕竟这样高产的东西可不好弄。
一旦外传了,那他们都不缺粮草了,那就是给张辽添麻烦了。
张辽苦笑了一下,随后说道:“文若说的也有道理,就听他的吧。”
“另外,今年的腊八祭,陛下要用玉米,你挑几个壮硕的让人送给陛下。”
“陛下还要宴请大臣,多带一些吧,弄个玉米羹汤之类,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玩意。”
崔钧点点头。
要是前一段时间崔钧肯定会心疼的,但现在量多了,底气也足了,以后不缺种子了,倒是不用担心什么,随后便说道:“明白了,过几日就差人送去。”
张辽点点头,左右看看,“看着这些人都很熟练了,你功不可没,等三辅地区的事情忙完了,我就升你官。”
崔钧连连摆手,“大将军现在局面艰难,还是慢一些吧,我这事情还多呢,三辅那边起码得一年的时间才能成规模。”
“而且,玻璃不够了,少府那边能拿出来的产量还很少。”
张辽也清楚,点点头,“这是你们父子的事情,我不管了。”
看着耍赖皮的张辽,崔钧苦笑了一下。
他还是要自己过去看看玉米的情况才能放心,再去一趟雁门看看郭夫人的情况才好。
有些事情,还是要说开了才行,要不然各自都不舒服,那就不好了。
一天的功夫,张辽就赶到了离石城外,因为没有提前知会,崔钧并没有出来迎接。
张辽直接问了崔钧的位置,就去找他了。
玻璃温室里面,崔钧正在休息喝水,看着那些人都在掰着玉米,看到张辽来了,赶紧上前了。
“大将军。”
张辽点点头,看向了大棚里面。
一个大棚差不多都是半亩地的样子,也是方便他们操作,但里面可一点不小,不少人都在忙碌着。
张辽从一边拿了一根玉米棒子,从旁边扣了一粒下来,简单的尝了一口,口感并没有什么变化,而且颗粒还是一样大小。
“大将军,自从用了你提供的那个肥料,这个产量都提升了一下,以往都是三个月才能收成的,但现在才两个月的光景,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收了。”尐説φ呅蛧
张辽笑了起来,“本来想只是批注给你的,但还是自己来看看才放心,回头把六十万石的都给晒干了,剩下十万石应该有吧?那些留着做种子。”
崔钧点点头,“恐怕不止了,那边半亩地这次收了快十二石了,一共种了差不多三万亩地。”
这边的事情张辽很长时间都没有亲自过手了,都是荀攸和荀彧两人看着的,只是没想到这次种了三万亩,他以为两万亩就顶天了。
这样算下来,他今年应该还会多出八十万石左右的粮食了。
留下六十万石的,这样还能留下十万石的种子,再就是十万石的储备粮了,这种进度他是没想到的。
“明年就让这个玉米种子多种一些,三辅那边的事情已经处理差不多了,你到时候去帮帮忙,徐荣在那边做都尉,还是安全的。”
这就是为什么张辽要赶在冬季的时候把马腾他们赶走的一个原因。
粮食是现在紧缺的玩意,让三辅地区种植玉米,将粮食弄多一些,把粮食的价格打下来,才能促进百姓的生育意愿。
这样才能让大汉从疫病和饥荒影响下走出来。
只有人口多了,张辽的底气才会更足一些。
崔钧点点头,“下官明白,已经在准备了,就等着冬收结束了,就找几个熟手帮忙。”
张辽“偷了”几根玉米放在怀里,“这边的事情可以交给文若了,你辛苦一下,明年选几个熟手去三辅地区,每个人再领个小官当当,要把这个技术传播出去才行。”
反正他这是老玉米的品种,不是杂交的玉米,不会出现什么后代减产的情况。
崔钧心里明白,点点头,随后说道:“大将军明年要忙了,这边的事情不用操心,文若和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些事情。”
准备好了一些事情?张辽想了一会儿,也想明白了,应该是说匈奴的事情吧?
“匈奴出了西河,回到自己的地方,塞外自有他们打的,我看着於夫罗是个能打的,他的儿子还在我的军中做侍卫呢。”
匈奴人跟中原人一样看重宗法制度,虽然也有些区别,但大差不差,他的儿子就是最好的把柄了。
崔钧看着眼前的地方,又说道:“这个东西,文若说了,不能外传,在天下安定之前,只能弄熟了往外弄。”
荀彧就是担心这个成为了别人的,毕竟这样高产的东西可不好弄。
一旦外传了,那他们都不缺粮草了,那就是给张辽添麻烦了。
张辽苦笑了一下,随后说道:“文若说的也有道理,就听他的吧。”
“另外,今年的腊八祭,陛下要用玉米,你挑几个壮硕的让人送给陛下。”
“陛下还要宴请大臣,多带一些吧,弄个玉米羹汤之类,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玩意。”
崔钧点点头。
要是前一段时间崔钧肯定会心疼的,但现在量多了,底气也足了,以后不缺种子了,倒是不用担心什么,随后便说道:“明白了,过几日就差人送去。”
张辽点点头,左右看看,“看着这些人都很熟练了,你功不可没,等三辅地区的事情忙完了,我就升你官。”
崔钧连连摆手,“大将军现在局面艰难,还是慢一些吧,我这事情还多呢,三辅那边起码得一年的时间才能成规模。”
“而且,玻璃不够了,少府那边能拿出来的产量还很少。”
张辽也清楚,点点头,“这是你们父子的事情,我不管了。”
看着耍赖皮的张辽,崔钧苦笑了一下。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2/12100/44439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