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一品寒士 > 第982章 下乡的收获

第982章 下乡的收获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太平书院的先生们发现,这一次岁考,学生们成绩不错,且文章都很有特色:乡土味儿十足。
    虽没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样的杰作,却个个悲天悯人,感慨民间疾苦,表示将来当官一定要为人民服务。
    那泥土的芬芳、草木的清香,村里小娘子的倩影,在一篇篇诗文中展现。
    “这算是下乡的收获吧?”先生们颇为欣慰。
    赵平虏不负众望,一篇《我的父亲赵都督》得了“甲上”,令众学渣们大吃一惊。
    小冯忍不住抱怨:“赵郎不厚道啊!你明明那么优秀,为何装出愁眉苦脸的样子?”
    亏得他还跟纨绔们说,赵都督家的郎君,和他们一样样。
    赵平虏非常大方地分享自己的独门套路,“我教你们技巧,保证每个人都写得一手好骈文!”
    来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冯家和冼家的学渣们跟赵平虏来往,学问竟奇迹般地有了进步,至少套模板的文章写得像模像样。
    他们这群人,往上数两代就是南蛮酋首,中原士人不屑联姻的,竟然能写骈文!
    小先生赵平虏鼓舞众弟子:“学习的事没有捷径,必须勤学苦练。你们努力把基础打好,将来就能像我一样!”
    小冯和小冼们纷纷表示,名师出高徒,有小赵先生在,将来进士、明经科的状元,岭南人包圆了!
    冯家刺史们、冼家船长们更加感动,纷纷祈祷赵都督永驻岭南,不要高升。
    七郎:……
    岁考过后,学生们有空,呼朋引伴下酒楼分享下乡趣事。
    “若是别的大官坐在衙门说‘给我下乡去’,大伙儿肯定不同意。”
    “但赵大都督是谁?他亲自上堤坝抗洪,还为百姓挑水!我哥去了罗浮山,见到了‘赵公泉’!”
    “哇~~”人群中响起阵阵惊呼和羡慕。
    王福畴也在酒肆中,听着年轻郎君们的议论。
    他的儿子王勃去了最远的琼州,还未回来。
    王勃响应“有志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但他不是太平书院的学生,不用参加岁考。
    以他的水平,在书院做先生都不成问题。
    老王向赵家求亲不成,派了亲信下琼州接儿子,至于他自己……浮生偷得半日闲,荔枝湾的花船,还挺有特色。
    读书人的事,能叫那啥啥吗?
    叫风流!
    年轻郎君们称颂一阵赵都督的贤明,又不禁说起下乡遇到的种种难事、苦事和奇葩事。
    “我去了大庾岭畲族寨子,小娘子们真是热情,给我唱了两天山歌!”
    “你这是好事啊!我才惨呢……”
    有的说,在峒僚山上吃了半生不熟的肉,险些把肠子拉出来;
    还有的说,半夜睡醒,一条手臂粗的蛇躺在床尾……
    “娘哦!把我吓得三条腿都软了!”
    “嘿嘿,说不定是蛇妖来报恩呢!”
    听到这里,悠然喝茶的老王终于坐不住了!
    不知琼州那里情况如何,自家好儿子可不能带个蛇精媳妇回来啊~~
    琼州比广州更加潮湿、多雨,一年四季没有严寒,蛇虫都更多更大。
    王勃拎着一把伞,背着书篓沿着泥泞的小路,走向桄榔林中的小屋。
    这是黎族首领为他和师父曹元安排的。
    他们带着东海徐氏的信物来,黎族首领卓十三娘很热情。
    据说当年江东豪强势力强大时,陆氏、朱氏、徐氏的船来往琼州,跟这些黎僚交易。
    现在陆氏和朱氏已经被雨打风吹去,徐广之和卓十三娘的友谊还在。
    到琼州的时间虽不长,王勃却黑了不少,若再瘦一些,就和本地僚人少年没两样。
    刚走到路口,他听到一个声音喊:“小先生。”
    王勃觉得有些耳熟,回头一看,是一个中年黎族人带着个小孩子。
    见王勃望过来,中年人局促地在衣服上擦了擦手,用夹生的汉话说:“多谢小先生教我儿子识字,还给他治皮癣。我捉到两条大蛇,给小先生炖蛇羹。”
    说着,把身后的大竹篓放下。
    王勃连退几步:“不!不必!你的好意我心领!”
    一看那像人那么高的大竹篓,就知道蛇绝对不会小。
    送的人紧张,被送的人更紧张,几乎惊慌失措地往前跑:“师父!师父!有大蛇啊!”
    曹元正在分拣药材,听到徒儿的惊呼声连忙走出来。
    那黎人追着王勃一前一后地过来,磕磕绊绊地说:“小先生别怕,蛇死了!是死的!”
    王勃躲在曹元身后,抚摸着胸口,听说蛇是死的,苍白的脸才恢复一点血色。
    他定了定神,邀请黎人父子进屋坐。
    黎人连忙摆手:“不!我们脚脏,怕踩脏屋子。”
    王勃低头望去,只见黎人父子都没穿鞋,赤脚和腿上都是烂泥,想必不好受。
    他突然不忍心拒绝,收下了竹筐。
    见他收下,黎人父子转身就走,边走边说:“这种蛇最鲜甜,小先生如果喜欢,我们再给你捉。”
    王勃:“……捉蛇危险,如果有生蚝,不妨送过来,我跟你们买。”
    “小先生喜欢生蚝?我们知道了!”黎人父子双目一亮,连声答应。
    他们离开之后,王勃迅速跑到角落里。
    长安闻名的曹神医说:“徒儿啊,炖蛇羹的事就交给你。”
    王勃说:“师父,您是师父,您教我一次?”
    曹元:“你是弟子,难道不是你孝敬师父?”
    眼看师徒之间就要反目了,请来做饭洗衣的俚僚妇人大笑:“哪里用先生们做这个事,当然是我来!”
    “哦!这条蛇够大!”
    王勃最终有没有喝那锅蛇羹,只有天上的月亮和星星知道。
    但他一想到黎人父子感激又忐忑的眼神,就觉得这一趟来得值。
    赵大人说得对,知识青年应该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师父,我有一个小目标,除了采集足够的药材配制水蛊药,我还要教出一个进士!”
    吃着香喷喷的羹汤,王勃发表自己的雄心壮志。
    曹元淡定地说:“徒儿啊,令尊说进士难考,让你考幽素科。”
    ……言下之意,你自己都没有考进士的水平呢!
    王勃握了握拳:“说不定我擅长教书呢?再说我不是考不上进士,只是年少见闻不足。这一趟历练回去,一定能考上。”
    赵大人考的是进士科,他也要考进士科。
    从前他觉得父亲说得对,成名要趁早,当官也要趁早。
    幽素科和进士科,差别也不是很大嘛!
    现在他觉得,还是赵大人说得对,人生那么长,不必着急。
    沉下心来,好好学习民生百态,才是受用终身的真学问!
    在广州城等着儿子的老王还不知道,今日的王勃,早已不是昨日的模样。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997/43897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