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一品寒士 > 第927章 朕赢了你

第927章 朕赢了你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七郎的自恋,全长安数一数二,皇帝简直太了解了。小說中文網
    因此当有人弹劾七郎骄傲自大时,皇帝第一反应是“赵子逊哪日不骄傲?”
    ……大唐第一美男,还不许骄傲吗?
    此时问罪,也不过是意思意思,没别的意思。
    接着,皇帝肃容说起正事。
    “长安有数百名扶桑留学僧人及士子,得知其国归附大唐,震惊不敢置信,聚众在国子监门前静坐哭泣,城中议论纷纷……”
    “倭国之事的经过,究竟如何?”
    大唐是真正的四夷来朝,国子监留学生数以千计。
    一个处理不好,有损天朝上国仁德的名声。
    召七郎回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圆润大师”声望高,由他来亲自解释,能压下各种质疑。
    七郎见起居郎在一旁奋笔疾书,知道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将载入史册。
    他打点精神,说出早就准备好的话。
    “倭国海盗侵扰三韩、辽东乃至山东海岸,是众所周知的事,我国也派出水师出海打击,但一直难以清剿。”
    “我此次奉旨出扶桑,给他们下文书,命其国自行剿匪……”
    我有提前警告啊!
    可他们不仅不听警告,竟敢派人到海上拦截、袭击我!
    我不得不向倭国皇室问罪,只是问他们要一个解释。
    谁知倭人丧心病狂,竟然残酷搜刮百姓,意图收拢财物再次对我发起攻击。
    其国百姓不堪压迫、揭竿而起,并请我朝派船接他们到大唐以脱离苦海。
    倭国皇室见大势已去,终于悔不当初,愿顺应天意、归附我朝……
    “臣所言句句属实,可以慈惠禅师嫡传弟子之名发誓!”
    禅师:……阿弥陀佛。
    起居郎听着赵子逊慷慨激昂的话,不知道是信好,还是不信好。
    他信不信不要紧,关键是天下人会信吗?
    后世之人看到这一段会信吗?
    华夏礼仪之邦,当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起居郎春秋笔法,将这番话删减为“使其自行剿寇,乃不从,征发百姓为寇,至民变……见大势已去,遂请去尊号以归附。”
    皇帝也知道七郎的话不尽不实。
    但那又如何?
    不管什么时候,有一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国家强盛、民族强大,说太阳是方的都有人信!
    允许你蛮夷小国归附,那是看得起你!
    此时的大唐,正是当世第一强国。
    七郎何其有幸,生在这个时代!
    皇帝本来就是“远人不服就把他打服”的性格,扫了奋笔疾书的起居郎一眼,一脸严肃地说:“我朝距离扶桑远隔重洋,解救其百姓危险重重……”
    “但大国必须守信,你既已应下,便由东海道大总管李德謇派船解救受苦受难的倭人吧!”
    七郎立刻说:“陛下仁德泽被四方,是扶桑百姓的幸运!”
    君臣二人四目相望,忽而一起笑了……有种“狼狈为奸”,哦,应该是“志同道合”的默契。
    今日的君臣对答,自会传播出去,以安抚四方蛮夷。
    ……放心!只要你不主动挑衅大唐,就不会打你!你若是主动挑衅,虽远必诛!
    若对事情的真相还有质疑,欢迎去找赵子逊,他已回了长安。
    七郎:来吧!本都督左手以德服人,右手以理服人。
    至于被押回长安的倭国皇室一家,皇帝交给鸿胪寺安置,连召见的性趣都没有。
    把这件必须载入史册的事说完,皇帝淡淡笑道:“御苑的鱼又长大了,卿陪朕钓鱼吧。”
    七郎心领神会,这是有私事要说。
    他笑着应道:“臣的钓鱼技术又提高了,正想展现展现。”
    不是他吹牛,他钓得起鲨鱼!
    皇帝兴致盎然地说:“那朕要跟你比试比试。”
    君臣二人起身,向御苑而去,起居郎不远不近地跟着。
    到了鱼池边,皇帝看向起居郎:“鱼怕人多,你们都站远一些。”
    起居郎:……我又不说话,陛下当我不存在就行了啊。
    史官的自我修养,要实事求是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
    但这位天子,是连亲兄长、亲舅舅都能杀的猛人,起居郎可以放下修养。
    皇帝的威严日益隆重,敢反驳违抗他命令的几乎没有,真正的乾纲独断。
    内侍们准备好鱼饵,也识趣地退到稍远的地方。
    皇帝上好鱼饵,抛入水中,轻声问:“朕的舅舅,有何遗言?”
    长孙无极临终前见的最后一个人,是钦差袁公瑜。
    袁公瑜是李义府一派的。
    显然,皇帝知道长孙无极还曾见过七郎,再从容赴死。
    七郎心中一凛,或许这才是皇帝召他进长安的真正原因。
    几乎不经思索,七郎轻声答道:“长孙翁和我说君臣之道……”
    “王与马共天下”、“圣天子垂拱而治”……这些不需要瞒人,也符合长孙无极的性格。
    七郎缓缓说着,皇帝静静听着,但后面脸上挂上了一丝冷笑:“你怎么看?”
    七郎平静地说:“我曾听人说,‘三代以下,称帝王之贤者,文帝也。’,汉文皇帝无为而治天下,无为者,非无所作为……”
    “而是以‘法’为边界,而‘道’为法的根源。”
    “君主治国,如船长领航,文武百官为水手、舵手。船长和水手齐心协力,船只方能平稳航行。可带领方向者,唯有船长!若每个水手都参与领航,船必翻无疑。”
    “从汉末至今,几百年乱世、皇位更迭,就是因为皇帝权威不够重的缘故。”
    言下之意,陛下你放心,我支持君主集权。
    皇帝心中畅快,笑道:“好一个‘带领方向者,唯有船长’!群臣若都有你这番觉悟,朕还有什么忧虑!”
    七郎淡淡笑道:“先帝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陛下圣明,自无须臣多言。”
    这句话必须补充,否则他就是阿谀逢迎的佞臣。
    皇帝看着七郎,点了点头。
    七郎暗暗松了口气,看来是过关了。
    长孙无极还交给他一些东西,拜托他照拂流放岭南的儿孙,这种小事,就不必说了吧?
    水面浮珠晃动,皇帝一提钓竿,钓起一条大鱼,笑道:“子逊,朕赢了你!”
    七郎懊恼地说:“这些鱼也知道,陛下的饵更香!臣认输了!请陛下赐我一些鱼饵,回家练练手。”
    皇帝哈哈笑道:“好!”
    七郎在宫中用了一些点心,才带着御赐鱼饵回家。
    一到家,就见全家人都坐在正堂里,看赵智试穿衣服。
    “这身好,就穿这身!”
    众人看见七郎,喜滋滋地说:“你看看阿智这身打扮如何?苏太妃请我们家去赴宴,单独一个帖子请阿智!”
    苏太妃,就是鄂王李象的嫡母,前太子的正妃。
    也就是新城公主嫡亲的嫂子。
    李象是赵家的女婿,以苏太妃的名义邀请赵家人去赴宴,可算作亲戚来往。
    但点名让赵智去……目的还要猜吗?
    七郎看着如孔雀开屏般的侄子,笑道:“不错,有我七八分风采了,好好表现!”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997/43896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