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一品寒士 > 第844章 圆润的连环计

第844章 圆润的连环计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此时再看丰神俊秀的赵大使,江东众人都觉得那和煦的笑容背后是森森寒意。
    他们怎么会觉得,为分田亲自下乡、被蚂蟥咬;为一个病重泥腿子快马请大夫的赵大使是好人?
    错觉!都是错觉啊!
    可惜醒悟得太迟。
    圣旨以下,除非造反,再无商量的余地。
    纵然不甘不愿,也只能收拾行囊,带着嫡支妻儿,告别旁支亲友,凄风冷雨地踏上不知吉凶的前程。
    江东各地,处处是告别的哭声和……偷笑声。
    嫡支被强制搬家,这偌大的家业自然要交托给旁支。
    旁支庶子,一家哪能撑得起?当然是各家“齐心协力”。
    相信用不了多少年,原本嫡支独掌大权的家业,就会被分得妥妥当当。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再一一细分,如此“推恩”,哪里还有什么大士族?
    这是一个“阳谋”,一个众人心知肚明却无法抵抗的阳谋。
    管大笑呵呵地说:“我虽然不懂什么计谋,从那些人的‘欢呼声’就知道主公厉害!”
    易二郎连忙补充:“主公算无遗策,高!实在是高!”
    刚刚入伙的凌泽抓耳挠腮,很想补充点什么,一时插不上话。
    只听狄仁杰赞道:“大使计谋深远,更难得陛下有这个魄力,敢下旨让他们迁徙!”尛說Φ紋網
    凌泽:……还是这个厉害,夸了赵大使,又夸了皇帝。
    七郎正色道:“陛下英明神武,知道这是长远之计,必然会同意。”
    ……至于他自己,从踏入江南开始,他就在布一个连环计。
    一个,向“子孙后代”学习而来的连环计。
    老赵家的黑胖“宋祖”赵匡胤,有个后人耳熟能详的典故“杯酒释兵权”。
    杯酒就能释兵权?
    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个故事出现于宋徽宗年间,一个叫李煮的人写《续资治通鉴长篇》,但他非常鸡贼,特别注明:本故事正史无记载,大家爱信不信。
    那么“释兵权”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我们邀请受害者,第一节度使符彦卿来说一说——
    “老赵拿货不讲武德啊!他请我喝了一顿酒,又给我加官,又给我送钱,忽悠我把治下青壮送去给他服徭役……”
    “等我治下能打的都被征调走,他派了个叫周谓宠臣到我的地盘。”
    “周谓这货一来就重审案件,说我的狗腿子们欺压百姓,没几天刑场上就掉了一地人头。”
    “然后又有人举报我谋反,要把我贬到凤翔。老赵站出来说我年老身体不好,直接去洛阳养老吧!”
    于是,赵宋初年第一嗜血节度使,过起了人畜无害的圈养日子。
    套路很熟悉是不是?
    跟七郎到江南用的招数如出一辙。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
    (赵匡胤:有人模仿我!更可气的是,我再用这招,后世的人得说我学赵老七的!)
    七郎:反正都是一家人,别那么见外。
    一套完整的连环计,终于浮出水面,反应过来的人都得佩服赵七郎的老谋深算。
    七郎也终于可以事了拂衣去,安心回长安复命。
    他并不急着请功领赏,升官加爵这种俗事,赵大使从不放在心上。
    就是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得跟皇帝分享一下喜悦。
    赵大使启程回长安,越州、扬州等地官员来相送。
    等上下官员寒暄完,董昊和赵义也走上前。
    武宁终于艰难的生下一个儿子,离“子孙满堂”的目标似乎还很遥远。
    但有一就有二,董昊和武宁都很满足。
    “为父亲报了大仇,又得了孩子,这一切多亏姐夫!”董昊握着七郎的手,激动感慨:“姐夫,你一定要再来江南!”
    七郎拍拍董昊的肩膀:“你小心谨慎、多保重,我还会来!”
    即使江南形势一片大好,危险依然存在,必须得小心。
    赵义的娘子易青青生了一个女儿,他凑上前说:“七叔,你告诉祖父、叔伯和我爹娘不要着急,先开花后结果,儿子总会有的。”
    “阿义?你啥时候来的?”七郎似刚回过神,“哦……孩子的事,你放宽心,他们不会急!”
    他们能想起你再说~~
    依依惜别中,船队在蒙蒙烟雨中启程。
    离码头越来越远,秀丽的江南城池渐渐模糊,淡得像一幅水墨画,最终再也不见。
    七郎在船头站了一会儿,摸了摸怀中的一封信,嘴角勾起。
    离城时,一个小和尚跑来给他塞了这封信。
    信上只有几个字“徒儿,干得不错。”
    一刹那间,他还以为那个小和尚就是转世的师父,下意识让人去寻。
    幸而他很快回过神,和尚师父若是转世投胎,也不能瞬间长到七八岁。
    所以,离寺出走的师父还没圆寂?
    甚至一直就在江南某处,欣慰地看着他大杀四方?
    这么一想,七郎觉得很骄傲,又很欣喜。
    师父,我答应你的事,都做到了。
    你让我补偿江南百姓,我把被迫沦落为奴的人放归良民,还给他们分田地;
    那个老铁匠,也找到了他的疯娘子,还给我送了一把亲手打的小匕首。
    师父,我是不是比师兄们都能干?
    圆真、圆融、圆通,捆起来都不如一个圆润!
    七郎因想起和尚师父,心情激荡起伏;船头上,无忧无虑的小孩子在兴高采烈地玩耍。
    小平虏这回没看到江豚一家出巡,失望得直嘟囔。
    赵正大声说:“管叔,我听说海里有巨大的鱼,也像江豚那样会喷水,每一次浮上海面都会引起巨浪,是不是真的?”
    管大笑道:“小郎君博学!那是传说中的鲲鹏!”
    赵正一脸向往:“我还没机会出海,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海上见一见。”
    一旁的喜儿脆生生地问:“见到又如何?”
    “当然是抓来吃!”赵正回答得斩钉截铁。
    七郎满心思念和离愁别绪,被大儿子的话冲散了。
    儿子何时长成了凶残的吃货?是他没尽到作父亲的教养责任吗?
    ……反正肯定不是跟他学的。
    都说外甥像舅,必然是像董昊。
    几个孩子叽叽呱呱地说着,商议起鲲鹏的一百种作法。
    七郎听不下去了,轻咳两声打断:“鲲鹏很大,一锅炖不下。”
    吃货有何不好?
    能吃是福啊!
    挑了江东士族、把人连根拔起的赵大使,和孩子们议论着鲲鹏需要几个烧烤架,沿着运河,乘风破浪向长安而去……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997/43895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