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一品寒士 > 第733章 一个家族崛起

第733章 一个家族崛起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献俘典礼,长安城的百姓司空见惯,可并不耽搁他们凑热闹。
    灭高昌那回,他们见到了西域风情的胡姬;
    灭高句丽,见了细眉细眼的高丽美人;
    王玄策带回的天竺王子、王妃,长得就不太符合众人的审美。
    其实要说好看,还是高昌胡姬好看,突厥人也凑合。
    胡姬能歌善舞,教坊司收了好些,剩下的被平康坊买了
    天竺女子一样能歌善舞,养一养也不是那么黑,那身段那皮肤啧啧啧~~
    风流纨绔们煞有介事地点评,仿佛一个个都花丛老手,对那些可怜的亡国人没有半点尊重。
    从来只有胜者笑,有谁在意败者的眼泪。
    旭日东升,金光铺地。
    长安城外,军容肃穆、气势高涨的将士,迎着旭日整齐地向城门前进。
    对于许多士兵来说,这也许是他们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
    出城迎接的百姓早已望穿秋水,见到渐渐接近的将士,顿时如热水沸腾般大声欢呼。
    队伍前列的,是骑着黑色骏马、英姿勃发的华阳县侯赵全!
    至于他身边的李思文、阿史那贺鲁,身后威武的将士、狼狈的俘虏此时此刻,谁还看得到旁人!
    眼里都只有平康坊三千花娘的梦中情郎华阳县侯!
    赵将军!
    赵侯爷!
    赵郎!
    小娘子们高亢的呼喊声把其他声音都压了下去赵郎不在长安,长安总有赵郎的传说,让她们的思念如美酒,越酿越陈。
    七郎嘴角勾起,萧郎年老已是路人,如今的长安,是赵郎的汪洋大海。
    请叫他海王!
    微笑着朝夹道欢迎的百姓示意,七郎眼尖地看到赵家的一大群人。
    赵家几代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即使是在拥挤的人群中,也如此醒目。
    被人扛在脖子上的两个小娃娃,是喜儿和正儿?
    两个小宝贝都长那么大了?
    再定睛一看,扛着喜儿的是大哥,扛着正儿的是二哥?
    全家人都进京了?
    爹爹!喜儿挥着小手,大声喊。
    她的声音淹没在各种欢呼声中,可七郎仿佛听到了,满腔的思子之情倾泻而出,响亮地应了一声哎!
    他这两年忙忙碌碌,很少跟人提起孩子,思念却藏在心底。
    每当看到卢照邻、狄仁杰抱着小孩子,他羡慕得眼睛都绿了。
    爹爹看到我了!喜儿兴奋地说。
    赵大郎高兴地把喜儿举得更高,看着七郎的目光却包含热泪。
    七郎比他儿子还小,是他背着长大的种地背、挑水背,连挑粪都背!
    这七八年,他听人说七郎灭了百济,又平了东突厥,还说他送了多少税粮回京,多么威风
    赵三郎的火锅店请了说书人,专门讲七郎的事迹!
    可是在赵大郎心里,七郎还是那个耍赖要背、要他捉泥鳅吃的小娃娃。
    是七郎!你看到没有?赵大郎重重地拍了身边的赵二郎一掌。
    赵二郎被拍得一踉跄,看到了!看到了!
    大哥你打我干啥?
    七郎没回来之前,赵家人掰着手指数日子。
    可真正看到骑着御赐宝马、威严肃穆的七郎,他们既激动又心疼竟一个个呜咽了。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赵家人的眼泪显得如此突兀。
    赵老汉用衣袖豪迈地擦着眼泪鼻涕,连声说:那是我家孩子!华阳侯,我儿子!
    旁边的人明白过来,善意笑道:华阳侯得胜回朝,老翁一家团聚,该高兴才是。您教儿有方啊!
    是!是!我儿子最有出息了!赵老汉骄傲地昂着头。
    谦虚?
    过度的谦虚就是虚伪!
    城门大开,得胜回朝的将士押送着俘虏抵达朱雀广场,年轻的帝皇携皇长子李忠登上皇城的城楼,检阅有功将士。
    诸位将士
    皇帝中气十足,褒扬了将士们不畏艰险、平定叛乱、扬我国威;
    斥责东突厥人辜负国恩、妄开衅端;
    明明已提醒过勿谓言之不预也,可还是冥顽不灵,今日的下场是咎由自取!
    长安城聚居着各族百姓,这一番话是说给东突厥俘虏听,也是说给各族听
    好好看一看!敢挑衅大唐,就是这样的后果!
    你是骑兵比东突厥强?还是战马比东突厥多?
    占据北方广袤草原的东突厥在大唐雄师前都不堪一击,你们这些土鸡瓦狗算什么?
    威胁,明晃晃的威胁!
    将士们却觉得这样的威胁很霸气,陛下看到了他们的牺牲,肯定了他们的功劳!
    这一腔热血,就交给识货的!
    参观大典的朝臣听着皇帝铿将有力的说话,神色各异他们看到了一个雄心万丈、志在四方的帝皇!
    和先帝年轻时一模一样!
    有些人暗自懊悔千挑万选,选了一个心机最深、最难拿捏的。
    好吧是先帝选的,轮不到他们说不。
    接着,皇帝又让皇长子李忠发言,念了一遍对有功将士的奖赏、对俘虏的安排。
    七郎抬起头,望着气势越发沉稳的皇帝,竟有些欣慰。
    追随一头猛虎,总比追随一头绵羊好。
    大唐疆域辽阔,摊子铺的越来愈大,内部又有种种隐患君主弱一点,就可能烽烟四起!
    皇长子李忠经过萧凌的紧急培训,虽然声音有些颤抖,还是平平稳稳地念完了整篇文章。
    他眺望着前方,一眼就看到了英姿魁梧的赵全。
    深宫之中无幼童,他知道赵全是谁,可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这不是他可以结交的人。
    唉,真羡慕堂兄李象,可以自由进出赵府。
    封赏大典结束,俘虏交接出去,士兵由李思文安排,其余将领可各回各家,等待七日后的宫宴。
    七郎对宫宴已经不向往,吃过种种好东西,还是最挂念娘做的一根柴烂烧猪头肉。
    和阿史那贺鲁等人告别,七郎带着少数亲兵回安邑坊。
    献俘大典搞了那么久,家里人全都回去了吧?
    上一次回来,小孩子们还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回应该记得他?
    七郎骑着小黑,心中百感交集。
    刚到安邑坊门口,就听到热烈的欢呼声:回来了!
    七郎回来了!
    是熟悉的益州乡音!
    赵家和一众亲戚堵塞了整条安邑坊主街!
    阿全,还记得我吗?我是阿义的舅舅!孙猎户大嗓门喊着。
    胡英子的哥哥不甘其后,同样大声喊:阿全,我是你英子大哥,我杀猪给你吃!
    七郎一一望去忽略到站在角落的大舅舅,看到眉开眼笑、满脸欣慰的小舅舅
    又看到齐齐整整的家人。
    全都换了新衣裳,像梦中一样含笑站在他面前。
    我回来了。七郎下马,张开手臂大声地说。
    回家咯!
    赵家兄弟顿时冲过来,赵大郎、赵二郎一人捉住七郎的一条胳膊,想像从前一样把幺弟提起来
    结果,他们高估了自己,根本提不动。
    赵家人七嘴八舌地说:将士们进城后,月明带着小娃娃也回来了,在家里等你呢!
    娘也在家,做你爱吃的猪头肉!回家!回家吃饭!
    街坊们站在门口看热闹,见到这轰动的排场,不禁赞道:赵家这阵势,是一个家族要崛起了。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997/43894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