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一品寒士 > 第633章 探子是哪里人

第633章 探子是哪里人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这几个探子想嘴硬,报效家主之恩。
    心里重复着事先想好的推脱之词,就被重重摔在地上,脸直接着地,痛得他们嗷嗷叫。
    疼头皮被鹰抓疼,腰被鹿顶得疼,肋骨可能撞断了
    别装死,跪好!阿虎气呼呼地踢了几脚。
    好气哦!他一个护卫,被一头鹰抢了功劳!
    探子们再次惨叫,痛得脑子一片空白,不敢再装死,挣扎着跪好。
    七郎不远不近地坐着,吹着海风,悠然问: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潜入盐场要做什么?
    老实交代,不然明年今日,就是你们的祭日。
    几把刀架在脖子上,似乎一不小心就会砍下去。
    其中一人操着别扭的口音说:我们是海边渔民,仰慕都督风采,想凑近看一看。
    其他人立刻想起自己的借口,接连说:我们仰慕都督,听说都督来盐场,过来看看。
    七郎:虽然这个理由很真实,但我不想相信。
    他冷笑道:看样子你们是不想活。
    阿虎的刀毫不迟疑地往前一递,一个探子的脖子被拉开一道大口子,血哗啦啦的流,此人哀嚎一声,倒在地上生死不知。
    其他人吓尿了。
    一阵骚臭味飘散开来他们原本只是家丁护卫,不是什么刺客死士,没有必死的决心啊!
    我们,我们是新罗商人!想知道新制盐法!另一人哆哆嗦嗦地说。
    是!我是新罗人!摄政王让我来的。
    我们是李承顺的人!
    七郎:彼其娘希,我才是李承顺的师弟!
    他淡淡地说:讲几句新罗语来听听。
    这几个探子似镇定下来,叽里呱啦地说了几句新罗语。
    七郎看向高盐官:你久居辽东,听出这是新罗哪个城邦的话?
    新罗是城邦联盟,可没有什么官话!
    高盐官说:听着似王都庆州话,又有些生硬。
    七郎再次看向那几个人,冷哼:老实交代,你们到底是哪里人,还有哪些同伙?冒充新罗人?本官比你们更了解新罗!
    探子们抖了抖:我们是山东人!
    有人给钱,让我们来刺探盐场,那人出手阔绰,我们不知他的真实身份。
    山东?
    七郎皱了皱眉,这倒是有可能。
    山东的海边盐田,多在各大家族手中。滕王在太子的支持下搞食盐官营,最大的阻力就是这些人。
    山东士族,在辽东名声也很大,周围已经传来抽气声。
    这里不是审案的地方
    七郎站起,说道:你们说的是实话就罢了,若是假话呵呵。
    他冷笑一声,那几个人吓得直哆嗦,连话都说不出了。
    七郎对阿虎说:搜查盐田四周,看还无可疑的人。将这些人押送到辽东城,交给狄仁杰审。
    又看向高盐官:加强盐田的守卫,看样子各路妖魔鬼怪都来了。官盐榷场,还是继续办!
    高盐官应是,迟疑地问:真是山东士族?
    他们跟滕王合作试行食盐官卖,指定榷场,如果山东士族执意阻拦这事很麻烦。
    七郎微微笑道:这几个人不老实,让怀英审一审就知道了。依我看,也未必是山东士族。他们要搞破坏,何不去滕王的盐田?
    高盐官心道自然是我们这柿子比较软。
    但这事不用自己操心,横竖有赵都督顶着,自己就是晒盐、卖盐,顺手中饱私囊这样子~~
    好好的巡视盐场,竟然出了这个意外。
    七郎没有在营口久留,奖励了猛禽兄一块生狼肉,听阿虎说又抓了几个接应的人,一起带回辽东。
    路上,骆宾王也去审了审嫌犯,回来禀告:都督,我在山东辗转多年,各地方言都知道一些。这些人能说一些山东的事,但口音还是生硬。
    七郎笑道:有点意思。
    一会儿冒充新罗人,一会儿冒充山东人,连祖籍都不要了?
    虽有意外,食盐官卖的事绝不能被任何人破坏。
    太子有意虎口夺食,将食盐之利收归国有这件事落在七郎头上,就是他通往宰相之路的台阶!
    他身上已有军功,也在展现安定边疆的能力,还须展现宰相必须的经济之道!
    有辅国安民、经世济国之能,才可以位极人臣!
    比计划中提前回到辽东城,七郎把人交给狄仁杰,严肃地说:怀英,这件事就交给你。一定要审清楚,把幕后之人挖出来!
    狄仁杰应下,把疑犯带走。
    骆宾王来辽东不久,已听过狄仁杰断案的名声,好奇地说:不知狄司法如何审理,都督可否让我去旁观学习?
    七郎其实也挺好奇的,如果是他来审,自然是先用刑狄仁杰会怎么审?
    你去吧!回来与我说一说。
    是!骆宾王高兴地应了,赶紧追了出去。
    七郎摇头笑道:年轻人!
    他现在看骆宾王,也跟看自家侄子似的。
    说起来,骆宾王很有才华,人长得也不错,比赵盈大几岁,年纪正合适
    七郎离开辽东城好些日子,如今想到侄女,更想自己的孩子,步履匆匆地回了都督府。
    辽东的夏日有海风,不会很闷热,小孩子们穿着轻盈的衫裙,在院子里玩耍。
    喜儿和正儿两个胖娃娃挤在一起,喜儿手里拉着一根丝带:钓小猫~~
    小猫猫快上钩!
    庭院里清凉又温馨,几盆花儿盛开,散发着阵阵花香,蜂蝶飞舞。
    七郎走近一看,孩子们系着小鱼,钓地上的猫儿。
    噗!别人钓鱼,你们可有意思,钓猫儿!七郎轻笑着。
    仆妇们连忙行礼,两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儿听到爹爹的声音,还在全神贯注的钓猫。
    小白猫举着爪子,想抓丝带上的鱼,侍女又拉着喜儿的手,把鱼提高。
    小白猫着急得喵喵叫往上跳。
    七郎觉得有趣,也不打断,在树荫下的躺椅坐下,看两个孩子。
    正儿还太小,钓了一会儿觉得无趣,像只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地走到七郎腿边。
    娘!小娃娃刚学会走路、说简单的词。
    七郎一把抱起胖儿子:我是爹爹,不是娘。
    娘!小正儿固执地喊。
    反正有吃的就是娘!
    七郎觉得自家胖儿子既好笑又可爱,抱着亲了一会儿:你再大一些,娘亲就回来了。
    他算着董月明的行程,大约快到长安了?
    这些家人,眼前的温暖,都是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是他要守护的。
    任何人,都不能破坏!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997/43893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