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一品寒士 > 第398章 高僧风采

第398章 高僧风采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七郎回京之后,第一件事是去军器监报到。
    自从晋王升了太子,东宫属官重新调整,七郎已经没了典签的职位。不过,太子仍把他当自己人,让他管理图书馆。
    军器监的杜监正见到七郎,亲切地说:赵主薄回来了!火器署已经把原料都备好了,就等你回来呢!
    七郎不好意思地说:路上耽搁了一些日子,回来迟了几日。
    杜监正微笑:不要紧,扣些禄米罢了。
    七郎:?!!要扣禄米的?就不能不扣吗?
    看他一脸懊恼,杜监正有种微妙的幸灾乐祸这小郎君少年得志,也该受点挫折啊!
    七郎在军器监忙了半日,还召集火器署的匠人勉励了一番,中午就在军器监食堂用饭
    吃得肚皮圆滚滚才回家!一副要把扣掉的禄米吃回来的架势~~
    他终于,还是活成了赵老汉那样的人吗?
    才不是呢!他就是勤俭持家而已。
    被封了华阳县子,七郎有食邑和职田。
    县子的五百户食邑实际上是一种虚封,名义上是朝廷每年拨相当于五百户的税赋给他,实际上不会给足,只是领一份特殊津贴;
    职田由官府派人经营,每年能收几百石的粮食,这就是实打实的了。
    但他去年底才封的县子,今年的粮食要到秋收后才发呢!
    军器监的俸禄每月发,除此之外,每季还有木炭发放。
    至于年底的赏赐,就不是每个官员都有的了。
    换句话说,七郎现在当着官,能领的就是军器监的这份俸禄。他算一算,军器监的俸禄实际上是不够一家人在京中花销的。
    虽然他当官是为了理想,不是为了钱但也不好太倒贴吧?
    他已经是要娶媳妇的人了,更要勤俭持家~~
    除了去军器监上衙,他又紧锣密鼓地去太子那里报到,然后又去国子监开学考真是忙到了十分。
    赵四郎跟胡英子带着孩子们也跟七郎一起住。
    赵氏百货行后院堆放了太多货物,掌柜傅大郎娶了媳妇也住在那里,还请了几个伙计。
    赵四郎同样也忙碌,要去看百货行的经营情况,还要跟各家商户来往。
    胡英子第一次到长安,本来是很新鲜的,想带孩子们到城里城外四处转转。
    可见赵家兄弟都辛苦,她就在家里收拾家务,安排一家人的饮食。
    七郎感叹:四嫂来了真好!我从前总管得乱七八糟的,家里没有柴、没有盐了都不知道。
    罗先生也松了口气终于不用他去过问买柴、买米的事了!
    胡英子笑道:你们男人哪里管这些事呢?以后你娶了媳妇就好了。
    赵盈、赵信、赵温三个小孩子,也跟罗家姐弟一起读书,家里日日响着朗朗读书声。
    赵四郎忙碌之余,对胡英子说:辛苦你了!等忙完这一段,我带你和孩子们去春游。
    胡英子在灯下做着小孩子的衣服,高兴地说:那可说定了!不许反悔!
    赵四郎凑近笑道:我答应你的事,哪回没做到?你也不用自己熬油点灯缝衣服了,反正你手艺也不好。京中有成衣卖尛說Φ紋網
    唉!不是你手艺不好!我不是那个意思!
    争吵了一会儿,床又哐当当的响了。
    第二天出来的时候,赵四郎神清气爽,对七郎说:这里的床也不结实,我去找个人来修一修!
    七郎早已非昔日纯情少年,摸着下巴啧啧了两声
    终于到了休沐日,七郎抽出空去兴国寺拜见和尚师父。
    慈惠禅师和圆融二师兄终于回来了。
    七郎刚到禅房外面,就听到一个爽朗的声音笑道:这一局是我输了,想不到圆融师兄棋艺也如此精湛!
    圆融:侥幸而已,你只输了半子。
    七郎脚步顿了顿,哟?二师兄跟人在下棋?那师父在干什么?
    走进禅房后,七郎看到跟二师兄下棋的是一个跟他年纪相仿、相貌粗犷的僧人,方脸大眼阔鼻、英气毕露,如佛门护法金刚一般。
    而前方,慈惠禅师正跟一个和尚坐禅、打禅机,那个和尚背对着七郎,一时看不清相貌。
    七郎不好打断师父参禅,恭敬地合十行礼后,就跟圆融师兄说话。
    圆融向七郎介绍:这一位是玄奘法师的弟子窥基,法师正和我们师傅参禅呢!
    七郎肃然起敬,背对他而坐的那个和尚就是玄奘法师!
    这么一想,就觉得那和尚的光头都格外亮、格外有高僧风采。
    圆融又向窥基介绍:这是我四师弟圆润,他是俗家弟子。他懂吐火罗文,或许能帮助你们翻译经文。
    玄奘法师从天竺各国取回大量经文,接下来就是带领众弟子翻译经书了。
    窥基笑道:我在京中也久闻圆润师兄的大名了,都说你精通幻术,通学佛道两家!今日终于得见,果然是慈惠禅师的高徒,博学多才、风采不凡!今后可要多请教师兄了。
    七郎谦虚地说:不敢当,我也久闻您的大名!若有用得上我的,尽管吩咐就是。
    窥基是玄奘法师的弟子,在长安也颇有名气七郎回京没多久,都有所耳闻了。
    此人俗家姓尉迟,是将门子弟,自幼习读经书,去年奉敕拜入玄奘门下,协助玄奘译经。
    他虽然出家了,却不断世俗欲望。
    出门必有三驾马车,前车载经书、中车自己坐、后车载家伎、女仆、美食一句话,小和尚真会玩。
    小和尚们客气地互捧了几句,一不小心就说到歌舞美人、美食了~~
    窥基好奇地问:越州那里的歌舞坊果然比长安的更繁华吗?不知比我的家伎如何?
    圆融狰狞一笑:我跟师父去我大师兄住持的寺庙交代了一些事,至于歌舞坊,并没有去看。
    窥基一副不太相信的样子,谁不知道圆真和尚是花和尚啊!
    他的理想,就是做圆真那样的高僧!
    和尚们议论着舞姬,声音就不由得有些兴奋,终于惊动了在参禅的两位高僧。
    玄奘温和的声音响起:窥基,你又调皮了。
    那声音不大,却似有魔力一般,瞬间吸引了七郎的注意力。
    抬眼望去,却见一个中年僧人站在那里。
    中等身材,微圆的一张面孔,慈眉善目,五官不如慈惠禅师俊逸,看起来平平无奇。
    和那有魔力般的声音完全对不上号。
    --
    作者有话说: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997/43891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