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一品寒士 > 第175章 天字斋学生

第175章 天字斋学生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课堂内寥寥几个学生见到杨纯进来,都跟他打招呼。
    然后各种新奇、惊讶的目光聚集在七郎和他的书袋上。
    七郎把书袋和笔墨篮放好,疑惑地问:有什么问题吗?
    杨纯笑了笑:没啥,就是大家都不带书袋,有些好奇。
    啊?那用什么装书?篮子或书箱?七郎打量了其他人的座位,没有书
    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天字斋的学生,都是当堂发书,课后再收回去,避免学生忘记带书。杨纯含笑说道。
    七郎:明白了。
    杨纯热心地给七郎介绍了天字斋的情况,七郎这才知道,他果然对天字斋有误解。
    府学的广文院,分天地玄三个班,而分班的标准不是成绩,而是家世。
    天字斋主要招收的都是剑南道六品以上官员子弟,院正也把院内难以管教的刺头学生送进天班,让他们互相伤害。
    七郎:所以我是哪种?
    杨纯又笑道:府学的学生,从十二到三十的都有嗯,现在是从八岁到三十岁。但我们天字斋的学生大多未弱冠。
    七郎点头表示理解,富家子弟镀一层金就可以举荐为官或是回家继承家业了,不必执着于读书。
    又有几个学生进来了,听到杨纯和七郎说话,也过来自我介绍。
    其中一个身着蓝色锦袍、衣服上绣着金线的大胖子,一进来就挡住了门口的光!
    七郎还是第二次看到那么胖的人,另一个是他四嫂。
    但四嫂的一身膘是实打实的猪油养出来了,这个胖子嘛
    咦?来了新人?胖子抱着手臂,自我介绍:我是郭彤,家父是越嶲郡互市监。
    七郎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听罗先生和圆通都介绍过本朝官制。
    脑子一转,知道互市监是掌管边境对外贸易的官员。
    越嶲郡互市监,从六品下,掌管剑南道和南诏边境贸易。
    紧跟着郭彤进来的是一个消瘦的少年,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消瘦少年中气不足似的,恹恹地说道:我叫陈仲玉,巴西郡人,祖上出过太史令。
    七郎一副肃然起敬的样子,连说:久仰!久仰!
    郭彤撇了撇嘴:你肯定没听过,小孩儿忒虚伪。
    陈仲玉微笑:我家祖上,是编写《三国志》的史官陈寿,你听过吧?
    七郎这回真的肃然起敬了一套《三国志》,让他有做不完的功课。
    原来就是这位陈兄的祖先写的,可敬仰了!
    失敬了,原来是名门之后!七郎微笑,在下赵全,天明村人士,一介平民。
    骗人!平民怎么进天字斋?!
    郭彤和陈仲玉都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杨纯朗声笑道:他真的是平民子弟,华阳县天明村人士。刘茂你们还记得吗?以前地字斋的,去年考进太学了,就是他们村的。
    刘茂都是寒门,更别提赵七郎了。
    听到刘茂的名字,陈仲玉脸色黑了黑,自顾自走回座位,不和七郎说话了。
    郭彤笑道:刘茂可有意思,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刘茂和仲玉因《三国志》争论得面红耳赤,哈哈~~
    原本不知七郎底细的人,得知他是平民子弟,有的兴趣缺缺地走开了,有的更加好奇。
    杨纯说道:赵全是慈惠禅师的俗家弟子,去年跟禅师进京修经,得太子殿下举荐,由陛下特许入国子学。萧县令特命赵全入府学先学几年。
    郭彤的笑声戛然而止,室内一片安静。
    慈惠禅师?太子?皇帝?萧县令?
    任何一个拿出来,都是强大的靠山啊!
    难怪杨纯那么热心!
    七郎尴尬地笑了笑,转移话题对杨纯说:不知令尊是?
    杨纯露出骄傲的神色:我家是弘农杨氏。
    七郎:杨王妃的娘家?
    想到抢白糖和竹熊的蜀王府管事,他对杨王妃的印象就不太好,连带着对弘农杨氏也没好印象。
    杨纯似乎觉得,一个姓氏就足够骄傲了,不必解释他父亲的官职。
    天字斋里的学生陆续到齐了,也接受了七郎这个插班生。
    虽然还是有人不屑七郎的平民出身,但慈惠禅师的弟子还是有分量的。
    更重要的是,禅师的弟子,以后多半是和尚,跟他们不构成竞争关系。
    不用巴结,也不必得罪。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先生来上课的,讲的是《论语》。
    不管学生听不听,先生是要认真讲的。
    张明特别关照七郎,一堂课请七郎回答了好几次问题,先是背诵原文,接着又是问经义。
    七郎跟着罗先生读了两年《论语》,大体经义是知道的,答得头头是道。xszww8.net
    此时听张先生讲解经义,和罗先生讲的又有区别,两相印证,还是很有收获的。
    张明欣慰笑道:赵全年纪轻轻如此好学,你们当向他学习。
    哦别人家的孩子。
    课堂里一群连书都懒得看的少年暗暗撇嘴。
    以他们的家世,还需要努力读书吗?
    蜀王当上王爷、益州都督(去年被罢免了),靠的是学识吗?靠的是他有个当皇帝的爹啊!
    因为先生夸奖了七郎,反而让他被人孤立了~~
    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七郎中午不回家,就在府学的食堂吃饭。
    天字斋的其他学生,有的回家吃饭,有的到外头的食肆吃。
    杨纯又热心地陪七郎在食堂用饭,谈话之中,七郎终于知道他爹的官职了
    蜀王府侍卫官,骁骑尉杨道整,和王府长史平级。
    杨道整?似乎在哪里听过?
    七郎在脑子里思索了半晌,想起去年蜀王鞭打傅县令,益州官员上折弹劾蜀王,其中就有骁骑尉杨道整。
    蜀王大失脸面,甩着鞭子追打了杨道整一路,闹得益州人人皆知。
    原来和蜀王、杨王妃不是一路人?
    七郎对杨纯的态度变友好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啊!
    不过,听刘大哥说,杨道整只是弘农杨氏旁支庶子,杨纯却仍然以姓氏为骄傲这些士族哦~~
    下午的课程是六艺,天字斋的学生都去练骑射,兴致勃勃地说着端午节要和其他书院比赛马球。
    七郎对骑马很感兴趣,可他个子矮,只能在旁边看着。
    一堂骑射课结束,就散学了。
    府学有藏书阁,散学后可以去看书。不过我们天字斋的学生很少去的。我约了同窗去踏青,你要一起吗?杨纯笑问。
    七郎摇头:我今天第一天上学,恐家里人担心,还是早点回家。下一回再和杨大哥去的,多谢杨大哥。
    杨纯笑了笑离开了。
    郭彤等人凑在一起,小声嘀咕:看杨纯的样子,他爹真要接萧凌的位子了?
    陈仲玉说:我打听过了,萧凌对赵全很赏识,赵全家杂货行的牌匾就是萧凌题的。杨道整受了萧凌的举荐接任华阳县令,当然也要照拂萧凌的小友一二了。
    本朝文武官的界限不严格,文官转武官,武官转文官的都很寻常。
    杨道整,光凭一个杨字,做县令就够格了。
    从王府侍卫官转任县令是平调,但对仕途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原来如此,赵全运道真好。郭彤羡慕了。
    其他人纷纷叹息,谁说不是呢?
    一个平民小子,能混到他们天字斋来!这就是运道好了!
    七郎不知道别人议论他他站在府学门口,伸长脖子等傅大郎的老牛车来。
    这一辆不是下一辆又不是,到底还来不来了?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997/43889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