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兴衰

推荐阅读:武道第一神都市狂龙医仙混沌天印引火天命守村人万界邪尊苟在仙武,敛尸长生太古葬天决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神道丹帝

    老书生痴傻地在山下坐了两天,眼神涣散,表情时而兴奋,时而不甘,33时还会出现狰狞之色。
    如今的青云山脉还不是后世的门派之地,山中野兽精怪出没,有时会现身山脚。但所有出来的野兽都没能享用到老书生的酸酸肉身,无论是野兽还是精怪,只要靠近老书生周边五米,便会被一层无形的屏障挡住。
    如果立即退去还好,如果流连不走,那便会被一股惊悚的感觉压迫在身上,令得它们哀嚎奔逃。
    直到一只黑色的熊罴惊叫着逃跑,老书生这才从迷障中回神,浑身力气快速消退,虚弱至极的感觉出现在了身上。
    一声呜呼,老书生顿时躺倒在地,额间瞬间冒了一层虚汗。
    面色后怕地看着那只尖叫的巨熊,潜意识中隐藏的记忆,纷纷出现在老书生的脑海。
    回想着这两天的迷障,回想着那几十只想来拿他下餐的野兽精怪,老书生后怕之余,顿时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艰难地转动脖颈,向通天峰上看去,老书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而后完全被坚定填满。
    稍缓片刻,老书生费力地从包裹里掏出一张干饼,又取出一段竹节水壶,就着水将干饼吞下。
    一个小时之后,力气终于恢复了一些……
    三天之后,老书生再次来到了幻月洞口,跪俯于地,叩首不起。
    “可想通了?”景添的声音自洞中传出,平平淡淡。
    “小人心里过不去那道坎……”老书生语气显得委屈、不甘,没有抬头,仍旧脑门贴地,闭着双眼涩声道:“小人从小进学,涉猎繁多,自认胸中锦绣,却布善无门。蹉跎中年,最终却只得以相卦之门苟活于世……”
    老书生微微咬牙,停了一下继续说道:“虽言求仙出世,但不甘难消!求上仙垂怜,为小人指条明路!”
    “收尽三才权柄,荣华富贵从生。纵教好善圣贤心,空手难施德行。”洞中传来景添的声音,同时,一根一米五长的银白色棍子、和一颗拇指盖儿大小的丹药从洞内飞出,缓缓落在老书生头前。
    “有我人皆钦敬,无我到处相轻。休因闲气斗和争,问我须知有命。”景添继续吟诵,而后缓缓说道:“去吧,山阳五十里有座小镇,可去展你胸中报复。”
    老书生激动地睁开眼,略微抬头,立即看到了眼前的白棍和丹药,当即再次用力向洞内叩首。
    少顷,老书生吃下丹药,而后双手托起白棍,犹豫了一下之后没有询问出口,而是再次三叩首,这才起身恭敬地退去。
    待得老书生走远,洞内的景添微微一笑,神识向几十里外的那个小镇内一扫,将一个人的记忆改变。
    而后景添闭起双眼,再次陷入各种规则的海洋之内……
    另一边,老书生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下到了山脚。山南水北为阳,景添既然说山阳,那么就是南方了。
    因此,老书生不顾黑夜,没有停歇地向着南方而去。
    景添所说的小镇、老书生当初去过,因此一边研究手中的棍子,一边向那个小镇直线而去。
    中途,老书生停下脚步,将棍尖对准了路边的一块巨石,而后拇指在棍柄上的一个凸起处按了下去。
    啾
    一道金色的镭射光束突然从棍尖发射了出去,瞬间命中了那块巨石。
    轰!
    爆炸火光升起,冲击波将老书生掀了一个跟头,等火光散去,起身的老书生顿时惊呆在了那里。
    再看那块两米方圆的巨石,此刻早已四分五裂。
    “这……仙器!”老书生惊呼,激动而又小心地摸索着手中棍棒……
    其实哪是什么仙器,只是空间里的那些科学家、没事儿鼓弄出来的玩具罢了,除了材料坚硬、可以发射激光之外,再无一点效用。
    那颗丹药也是初期产品,是那种效果只有二十年的不老药。
    如今空间中的不老药已经被科学家们补完,不仅药效的时间延长到了六十多年,更是去掉了初期产品的缺陷,食药之后可以让人继续修行、增长实力
    当然,这两种东西在空间里面都不算什么,对景添更是一点用都没有,但对老书生老说,那可就都是仙丹和仙器的概念了。
    丹药的效果老书生还不清楚,不过手中仙器的威力他却亲自验证过了。当即,老书生肆笑一声,自信的气势出现在身上,迈开大步,昂胸向几十里外的小镇而去……
    一夜赶路,中午时刻,老书生来到了小镇的牌坊之下。
    不过到达这里之后、老书生却迷茫了,不知道来此做什么。
    就在他茫然时,一名家丁打扮的老人快步走到老书生面前,恭敬询问名号。
    老书生自报,那名家丁立即欣喜,恭敬地带着老书生走入镇内,进入了镇长府邸。
    老书生仍旧有些茫然,不过等他见到了镇长,听闻镇长请他建立公府、管理小镇时,老书生顿时恍然了,显然这一切都是那名上仙的安排。
    向青云山方向深深作揖,起身之后,老书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从此经年,老书生便在这座镇子里开始一展胸中锦绣,将小镇管理得井井有条,越来越繁华。
    期间有几次妖物作祟,还有几次匪徒来袭,不过都被老书生拿着仙器轻易解决,周老神仙之名大肆传开……
    二十多年之后,小镇变成了小城,不过老书生身上的药效过期,又开始了老化。
    虽然老书生在小城内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不过他却渐渐变得郁郁寡欢。
    看多了生死,看多了虚荣繁华,再回想当初的落魄、当初的不得志,他发现居然开始怀念那段、做相师飘零河山的日子了。
    又是一年过后,老书生突兀地遣散了家仆,散尽了家财,不等有人前来问询,在一个夜间暗暗离去。
    几天后,幻月洞口再次迎来了老书生的身影。
    叩首请安,未见答复,不过老书生却不感意外,再次叩首之后走入了洞内,抬手按向了一个栩栩石像的丹田。
    轰
    冲击波突起,将老书生掀飞,不过倒地的痛吟却被他强自忍下。
    莹莹光辉从景添缓缓睁开的双眼中放出,很快光芒消失。浑身整洁、尘灰不染的景添再次出现在老书生的眼内。
    看到老书生的样貌,景添不禁微微一愣,张口问道:“此去何年?”
    “回上仙,已经二十六遍寒暑了。”老书生变仰躺为跪俯,恭敬地向景添回答。
    轻挑眉角,景添看向五体投地的老书生,心中暗奇。他本来以为用不了多久,这个未来的青云子便会回来呢,却不料这老头居然在外拖延了这么多年。
    收回思绪,景添再问:“可有领悟?”
    老书生再次叩首,感慨道:“交游谁似古人情,春梦秋云未可凭。沟壑不援徒泛爱,寒暄有问但虚名。”
    景添暗乐,暗道这青云子看来是被他带歪了,居然学会拽词儿了。
    收起笑意,景添继续高人风范,脸上出现些许满意的表情,缓缓颔首吟道:“谁言今古事难穷,大抵荣枯总是空。算得生前随分过,争如云外指滨鸿暗添雪色眉根白,旋落花光脸上红。惆怅凄凉两回首,暮林萧索起悲风。”
    “求上仙垂怜……”老书生闭目叹息一声,少顷将脸上的所有情绪收起,向景添虔诚叩首:“恳求上仙收小人在您膝下修行……”
    景添暗道终于来正戏了,趁着对方看不见的功夫微微一笑,而后整理好表情,表情平淡,语速缓缓地说道:“你我缘分不够。”
    “求上仙垂怜,求上仙垂怜!”老书生有些惶恐,叩首不断,很快额前见血。
    “罢了……”景添微微一叹:“便偿还了这场见面之缘吧。”
    “多谢上仙!多谢恩师!”老书生转忧为喜,大声高呼,继续叩首。
    景添念头一动,用念力禁锢了老书生的身体,令其无法继续叩拜。
    待收回念力,老书生直起腰身之后,景添再次念动,摆在身边的天书石板悠悠飞起,悬停在老书生面前。
    “你我无师徒之缘,但赐尔天书一卷,自去领悟吧。”景添一边说一边闭上双眼,而后不再出声,几无气息。
    见得景添再次入定,老书生激动地用双手接下了天书石板,颤抖着身体,再次向景添叩拜。
    须臾未见回应,老书生跪行着退出了幻月洞,在离洞口不远处激动地坐了下来,捧起石板开始研读。
    很快,老书生便陷入了石板所记载的天地阐述之内……
    自此,老书生便在幻月洞外结庐而居,每天领悟石板上的炼气之法,终有一天成功地纳气入体,正式走上了修行的道路。
    时间流转,寒暑交替。几十年后,自号青云子的老书生功有所成,并因为击败了很多来青云山落寨的匪人、还有很多武林中人,因此名声外传于世,很多人前来拜师。
    青云子本想征询景添意见,但进入幻月洞,见到再次变成石像的景添之后,想了想又放弃了。
    想起景添当初所说的没有师徒之缘,再想到这些年都靠自己领悟天书上的功法,因此,犹豫过后的青云子不由退去,按他自己的想法,在幻月洞下方的山腰处修建门派,正式成门,广收门徒。
    此后百年,青云子共收十徒,而又后辈近百,令青云仙门蒸蒸日上。
    徒子徒孙几度向青云子请愿,请求祖师将门派迁于山顶,但都被青云子拒绝掉了。
    虽然心中不认景添为师,但青云子却保有尊敬之意,不想让自己建立的门派、凌驾于景添上方。
    如此,又是百多年过去。
    青云子的天赋有些歪,在卦相方面颇有悟性,但在修炼一道却始终无法深入。
    如果拿后世太极玄清道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大境界作比较,那么青云子的最高境界、才达到上清的顶点,卡在了太清境界之前。
    因此,青云子的寿数近终,知命而心思郁结。
    想去向景添求寿,但青云子却十分犹豫。
    一来他经过两百年的修行,已经看淡了生死,所谓知得了天命,身具了道心二来,青云子也是因为愧疚,愧疚他包括建立门派等事宜,都没有去和景添请知,感觉无颜去面对景添。尐説φ呅蛧
    就这样,青云子一犹豫便又是几十年。
    一天,青云子外出散心,逛到了通天峰周围的一座副峰之上,在山峰后山,得遇一片深潭。
    几百年的修行,令青云子的卜卦本事更深,一眼便看出了深潭的不对之处,当即下潭查看。
    未想,在潭底受到了未知攻击,令青云子神魂欲散。
    勉强拼尽全力回到了门派之内,青云子立即开始闭关,想要疗伤。
    可惜,几年过去,青云子的伤势非但不见转好,反而愈加深重。
    不得已,青云子拼着反噬、为自己起了一卦,得知卦相后,彻底绝望。
    卜卦己身的反噬,令青云子伤上加伤,弥留之际,招来了十名徒弟,匆匆交代后事,未尽,溘然长逝。
    举派悲恸,十名弟子只好将青云子安葬。
    由于青云子没能将后事交代完全的缘故,所以他的弟子们都不知道景添的事情。
    关于幻月洞,青云子只留下了一句门派中兴之机的遗言。
    青云子的相术本领最高,所以十名弟子同样学得了此技,望脉定穴之下,在通天峰的上半峰找到了一处灵穴,将青云子安葬其内,并盖好了祖师祠堂。
    此后时间悠悠而过,十名弟子没有了青云子的左右,顿时大修门派,将门派迁往了通天峰的峰顶。
    继续百年,青云门没有如青云子所说那般变得兴盛,反而开始没落。
    十位弟子中两人早夭,四人死于江湖仇杀对决,剩下的人里面,其中一人残废,得传相术最高的那人失踪,只剩下了两脉。
    如此又过了五十年,青云山方圆百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天灾地震。山洪爆发,地动山摇,死伤无数。
    无人知晓之下,一根黑漆溜的短棍,从青云子受创的那片深潭中迸出。
    此灾过后,青云门竟是又绝了一脉。
    最后这脉的弟子资质不高,本领低微,门派在他的带领之下几度险些被灭,好在凭着青云子所留下来的底蕴、勉强撑了下来。
    不过在保卫战中,景添当初赐予青云子的那根白色棍子,却被敌人彻底摧毁。
    当然,仅剩的那名徒弟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因为那根棍子谁都无法将之当成法宝去炼化,根本就不是什么珍贵的材料,只是显得怪异,可以发射金光罢了……
    时间飞逝,又是四百年转瞬。苟延残喘的青云门终于迎来了一名天才。
    做为第十代掌门人无方子的关门徒弟,二十二岁的青叶道人天赋绝伦,仅仅修炼了两年,实力便和其师傅相平。
    被赐予了天书石板之后,青叶道人便进入了幻月洞闭关,整日和石床上的石人相伴,一闭关,便是十三年。
    出关之日,青叶道人飞出了幻月洞,踏剑悬立高空,仰首龙吟长啸。
    功法运转外放之下,淡紫色的光柱冲天而起,震惊世人。
    次日,青叶道人告假其师,踏剑而去,始一日而回,将青云山脉中的其他势力尽数斩尽杀绝。
    其后,青叶道人继续下山,于江湖中、将所有青云门的死敌灭绝,一时间名声四起,令青云门之威遍传天下。
    回山之后,青叶道人得传掌门之位,开始大力发展门派,在一次浏览古籍中,看到了青云子所留的遗言。
    惊奇之下,青叶道人再次进入了幻月洞,在石床上的石像面前伫立良久。
    两日过后,青叶道人重新现身,传告门人,他找到了兴盛门派的办法。
    青叶道人认为,当初青云子祖师的判断并没有出错,青云山的确是兴盛的灵地,不过因为大竹峰后山的深潭是聚阴之地,所以才影响了门派的风水和运程。
    如今,他循着青云子祖师的遗言,在幻月洞中找到了解决之法,便是那个在幻月洞的石床上,吸纳了几百年灵气的镇运石人。
    当即,青叶道人领着门人去祖师祠祭拜一番,而后令弟子搬运石人,将其安置在了那个深潭岸边。
    老天显灵,石人落下,深潭内蕴昂的阴气顿时收缩,退回了潭底,令潭水变得清澈。
    举派欢庆。
    也不知是心里作用,还是风水改变成功,此后百年,青云门不断蒸蒸日上,几十年便成为了正道支柱,又过百年,已经领袖诸派了。
    只是没有人知道,入定中的景添本来感悟得好好的,却被突然间变得清晰的死亡分支规则而打扰。
    由此,他不得不调动其他规则,将那个死亡分支规则压下,这才继续领悟,重新陷入了深层次的入定之中……
    时间流转,青叶道人岁七百五十而逝,其后经年,青云门不再继续兴盛。
    不过青叶道人留下的底蕴足够深厚,青云门虽然不再兴盛,但也没有出现再次败落的趋向。
    如此几代过去,距离青云门的成立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代的变迁,令青云门内的许多东西都被改变了。
    而景添化作的石人,也早已被青云门下所遗忘,或许只在古籍之中、还能留下些许文字片段罢了……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时间从来不会停下脚步,蹁跹径流。
    暖日映照林间,柔风撩拨叶响,大竹峰后山的林间空地上,一座深潭微波潺潺,一个人形轮廓的巨石矗立岸边。
    本来惬意平静的景色,突然被一串叽叽的猴子叫声所打破,少顷,一只小猴子从密林后闪出,表情人性化地出现了不适的神色,一步步向水潭边缘直立走来。
    下一刻,又是两道身影从密林间钻出。前方是一个手持菱纱的少女,一袭红衣,肤白如玉,大眼灵动,姿色清纯而美丽。
    另一道身影是一个小男孩儿,小儿看上去大约十三、四岁,面庞略显青涩,看上去老实忠厚,此时正面色紧张,看着那名少女。
    原来,自从那名少女冲出树林之后,便突然停下了脚步,一张俏脸瞬间变得青白,眼神开始涣散。
    未等那名少年开口关切,少女突然浑身一软,闭目昏迷倒地。
    “师姐!”少年一声急呼,不过刚要上前,却感觉一股压力临身,当即神魂不稳,几欲呕吐晕厥。
    就在这时,少年胸口突然出现了一股暖流,在少年的心脉处流转,将呕意压下,令他的意识稍转清醒。
    跄踉着上前几步,少年来到了昏厥少女身旁,蹲下身子呼唤着查看。
    可是无论怎么叫唤,少女仍旧昏迷不醒,令少年不由发急。
    就在这时,少年体内的暖流有所减弱,那股令他眩晕、作呕的压力,再次浮现。
    少年强忍不适,用力晃了晃头,而后抬眼打量四周。
    见得深潭的三丈之内寸草不生,但在三丈之外却是林木茂盛,少年顿时心有决意,勉励伸手架起少女,脚步跄踉着想要远离水潭。
    不过在少年一个向右侧的跄踉时,他突然感觉压力突然一减。几乎是下意识的,少年立即迈动脚步,驾着少女向右方的一块人形巨石而去。
    越靠近巨石,身上的压力便越小,少年不由心中庆喜,二十多步过后,终于来到了人形巨石旁边,至此,身上的所有压力顿时消失一空……
    :关于这个世界的剧情,朋友们有什么意见吗?喜欢看细腻长篇?还是喜欢看大略的短篇?请朋友们在书评区发表看法,让地球尽早定下,好尽早更改大纲。
    另,今天到家很晚,朋友们久等了。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746/42398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