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芋头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柳枝枝想起堂屋被她安置有宋长昀,给他盖身上的单被,在凉床上叠放得整整齐齐。
    这人醒来走了不知多久,一声招呼没打。
    她摇了摇头,正准备去叫醒柳父,却见人从侧屋里摇摇晃晃走出来。
    约莫是还有点难受,他按着头。
    柳谢氏心疼得很,嗔怪道:“她爹,教你酒要少喝,不听。头又疼了罢?我去给你烧热水来捂一捂。”
    脸上没了先前捡到宝似的喜悦,连忙撒开手上的锄头,往厨房赶。
    柳老爹听见要为他起锅灶,眉头可以夹死蚊子。
    跌跌撞撞,急忙忙拉住娘子,道:“多大点事,我坐着休息一会就好了。今年过冬干柴不定够用,孩子她娘可别浪费。”
    是呀,往年有谷草可以烧火做饭,今年现在就有人家上山砍湿柴挑回家。到了冬天,只怕更难。
    柳谢氏为难地立在原地叹气。
    柳枝枝傻了。
    一心想着家里会在衣食住行上贫穷,毕竟享受了几十年做饭烧天然气的日子,或者下馆子。
    难怪她烧开水招待族人,阿爹当时脸上的神色是那般。她以为他是愁欠下陆员外巨债不知怎么办,想来其实是心疼灶前所剩不多的柴禾罢。
    她之后还多次这般做,强行在家里每日早晨煮上一大锅,柳父柳母不置一词。
    铜水村大多食生水,路过河里田边只要有水,若是口渴,直接捧起便喝。想来二丫的病,便是这般喝出来的。
    她天天的辛苦是为了什么?就是想一家人日子好过。
    想开了,便道:“阿爹,咱家不缺烧这锅水的柴禾,您身子要紧。”
    说完,快步走向厨房。按柳老爹的性子,稍微慢一点,会被拦下来。他一向,对待自个很是吝啬。
    今儿换做是家里随便一个人不舒坦,他不会提及心中思虑过冬柴禾担心不够这个话题。
    柳老爹反应过来时,柳枝枝留给他的只有一抹碧绿色裙角。“哎,大丫。”
    他见拦不住,无奈道:“这孩子,说了不用还立着头走,不像话。”说着,不禁欢喜地笑了。
    黑黢黢的脸上,全是褶子,看模子依稀瞧得出一两分年轻时有的俊朗。
    柳枝枝想着已经热了锅,顺道把晚饭一起做了。三丫跟着她脚后进来的,手里拿着从菜园子里掐的菜心,主动去灶前烧火。
    橙色的火焰烤人,照应在三丫略瘦的脸颊上跳跃。初秋还很炎热,这可不是个好差事。
    小姑娘坐在光滑庞大的木桩子上,龇牙咧嘴,不时放下火钳双手捂脸,后仰身子。
    柳枝枝看在眼里。
    特地挑了个大碗,木勺子从锅里舀起清香诱人的米汤,放在灶台上。
    她道:“三丫,把这碗米汤给阿爹端去,待会只抄个菜,阿姐忙得过来。你不用来,去二丫屋子里耍去罢。”
    吃醉酒,还是要喝一点暖和的,人才舒服。
    “真忙得过来?”三丫朝她投来怀疑的目光。不怪三丫如此想,原主下厨从来是只烧火那个分工明确。
    分家后第一次亲自掌厨,当时是农忙时候,独自一人在厨房,差一点整座屋子都被她烧没了。轻松一点的手工活,如打络子,是没有一样会的。
    能拿得出手的,除了一副爹娘给的好容貌,便是体质好,种庄稼一把好手。
    可惜她除了跟柳大丫只有容貌和力气大于常人相似,其他从根本上来讲,完全是南辕北辙。
    柳枝枝哭笑不得:“信我信我,阿姐近来的作为,难道不值得你给出一丁点信任了?”
    小姑娘走得犹豫,她瞧着心累。
    今儿算是她头一次在柳家人面前展露厨艺,三丫走了,她心底不禁连连担心。
    会不会暴露她不是原来的柳大丫这个事实?多日相处,她是真心拿自己当做家里一份子看待的。
    老实向他们交代,先不谈柳父柳母会如何待她,今后何去何从。柳大丫在这个家,犹如真正的顶梁柱,父母和几个妹妹都极为依赖,以及看重。
    二丫便是为她的鼓舞坚持用药,知道真相还能承受得住吗?
    转头见米袋子又快要见底,撑不到后天。
    算了算了,走一步是一步,过好当下。只要她一日还是柳大丫在过活……
    柳谢氏和柳老爹一前一后,抬着一个较大的木盆进厨房来。
    里头堆满比婴儿拳头大一点的芋头,黑乎乎的外衣上裹着稀泥。
    柳谢氏放下后,到柳枝枝跟前小声道:“这几日不用勒裤腰带过,肚子可算是有了着落。本是跟隔壁刘家嫂子一行人上山去捡干货,老天爷长着眼睛呢,偏教我们一行人走到山沟脚下,发现一拢拢芋头。”
    “好家伙,叶梗长得比我人还高。”
    柳枝枝见她很是激动,约莫想起什么,有些不安。
    柳谢氏扭头嘀咕道:“不行,赶明儿我得去山脚将今天扔掉的叶子捡回来才成。虽说不见得多好吃,总归能填肚子。”
    一合计,觉得势在必行,她看向柳老爹,“孩儿她爹,你看看可行?”
    “咱们要早点去,晚了别被山脚附近人家给揣走了。孩儿她娘,这个家多亏有你。”柳老爹很是赞同,看着柳谢氏的目光,已经瞧不见外人。尛說Φ紋網
    “不对,孩儿她爹,你才是家里的顶梁柱。”
    两人不知什么时候,站厨房空地上握住双手含情脉脉对视。
    柳枝枝心肌梗塞,犹如一只只羊驼在心口奔腾来去。呵呵,饶是穿越,她也躲不过吃狗粮的命运!
    空中突然飘散起一股子糊味,柳谢氏和柳老爹敏感得很,轻轻耸动鼻头。
    农家人,最是怕走水。一把火,毁掉的,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财富。
    “孩儿她爹,什么糊了?”柳谢氏疑惑道。
    柳老爹一番沉思,答道:“有几分像饭锅巴。”
    “呀,我在锅里煮着饭呢。”柳枝枝连忙扑向灶台前。
    柳谢氏熟练地挽了两转衣袖,不容置喙,强行从柳枝枝手里接过木勺子。
    口吻轻快地道:“哎呀,你们父女两个都出去歇着,待我露两手来。
    柳老爹立马答应,柳枝枝还想着留在厨房帮把手烧火,被他给拉出厨房。自个乐颠颠返回厨房,往灶台下自觉添了把柴禾。
    柳枝枝木愣愣地站厨房门前台阶上,屋子里的夫妇二人有说有笑,她也笑了。
    亏她还是从小看言情小说长大的,今晚却看不清场面。
    夜里挑灯赶活容易伤眼睛,她略微思索,转身往阿生婆婆屋子走。
    天色成了深蓝,愈渐愈黑,不时有成群的鸟儿从头顶疾速略过,赶往远方。
    入了夜,凭添几分凉意。
    老人家屋子没有舍得点上油灯,丝条被她搬到屋檐外来了。睁大着眼,手指灵活飞舞,不一会便打好一条络子。
    隔壁要是在家,她也就这个时候愿意出屋来做活,是为了省下一点灯油钱。
    “婆婆,进屋罢。又冷又黑,伤到身体我和阿生都会心疼,您老身子也会不舒坦。”柳枝枝说着,主动上前去帮她把物什往屋子里搬。
    老人家连忙制止道:“别别。”
    柳枝枝动作快,给屋子点亮油灯。不一会,廊下便只剩阿生婆婆手里拿捏着的那点子物什了。
    柳枝枝拖长了声音,劝道:“走罢走罢。”
    “好好。”阿生婆婆笑开了花。
    待老人家坐稳,她视察起屋子来。床上放着一床添了许多芦苇苗絮的被子,整齐地收拢在床的里侧。
    捏着较为厚实。
    前几日还是单被,阿生婆婆带来的被子放在阿生屋里呢,想来是阿娘已经来换过。
    “婆婆,近来天气凉了,晚上这床被子可够保暖?”柳枝枝问道。
    老人家笑眯了眼,“合适着呢,昨儿你阿娘亲自来换过了。”
    “诶,那成,待会饭好了,我再过来。”柳枝枝说着,放下被子出屋。
    不曾想路过阿生婆婆身旁时,被她拉住。
    她道:“等会。”
    约莫是坐久了,她颤颤巍巍从怀里掏出一个素色荷包。面上洗得泛白,收口处用浅红色丝线勾勒,很是好看。
    “拿着,女孩子还是要给自个添一点胭脂水粉,正是找人家的年纪,要打扮。”
    “不,不行,您挣银子不容易,我阿娘接有你们每月一百文的生活费了。再者,阿生今后读书娶媳妇,哪处皆是要银子。”
    阿生婆婆铁了心,不给她退回来的机会。给了银子,又从桌子上拿起一本泛黄的书籍给她。
    目的达成,老人家翻脸推她出屋。
    “走,快走。老婆子忙着挣银子娶孙媳,可没空继续跟孙女耗着耽搁工夫。”
    话罢,阿生婆婆从里面关上了门。
    一晚上被连着赶了两次,这体验倒是稀奇,柳枝枝哭笑不得。
    这钱铁定不能收,直接还,老人家的态度摆在这,不会要。阿生那里,知道是婆婆特意给的,他也不得收。
    小家伙精着呢。
    二丫这里极为热闹,她听见动静,站墙角没进去。
    阿生扮脑子不太灵活的学子,四丫扮威严夫子。
    “臭木,你是臭木不能口叼。”
    “四丫,错了,是朽木不可雕也。”
    四丫红了脸,争辩道:“楸木,臭木,差不多嘛。发臭的东西,哪里敢放到口里叼着走呢。”
    阿生不恼,低头附和四丫道:“对对,看我这记性。当时我在私塾外面,看见的分明是陆夫子骂那个肥头大耳的木头人,臭木不能口叼。”
    三丫和二丫忍俊不禁,仰床上挨着捧腹大笑。
    两人异口同声道:“阿生,你别一味依着她。这话我们在舅舅家听大表哥说过,夫子骂人,只爱骂朽木不可雕也。”
    四丫慌了,强撑着脸皮,故作镇定地问阿生:“两个姐姐说的不算数,我们扮演的是阿生看见的夫子和学生。阿生,你来说,我错了没有?”
    阿生连连点头肯定四丫的话,道:“四丫说得对,是阿生记错了。”
    四丫高兴地朝床上的两位姐姐,扬起下颌。
    柳枝枝惊诧,小家伙不错嘛。这么小,便知道如何讨好女孩子,年轻有为。
    “吃饭啦。”柳谢氏端来一碗尖耸着芋头的饭,不声不响突然出现在此。
    屋子里几个小孩子听见饭好,连忙夺门而出往厨房赶。
    柳枝枝不紧不慢地跟上。
    阿生婆婆已经在厨房坐下,碗里有一小块吃过的芋头。
    见几个孩子来了,一改往日食不言的模样,道:“这芋头绵软,要是做些风味吃食,拿到镇上或是县上卖,尝到问道,想来不少人愿意出几文钱买一份。”
    柳枝枝察觉到,这不是无的放矢,“婆婆,您见多识广,这是想到什么了吗?”
    “不算什么。”老人家卖起关子。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623/41647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