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高句丽生变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高句丽的三处僵持战,依然持续着。
但是,高句丽国内的叛乱,越来越多,叛乱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就连高建武的眼皮子底下,高句丽的都城纥升骨城,也有了叛乱。
无奈之下,高建武只得不停地从东西两边的战线抽调兵力,镇压各处的叛乱。
只是,高压统治之下的叛乱,一旦起了星星之火,是具备燎原威力的。
高建武抽调的兵力,投入各地镇压叛乱。
结果呢,投入的兵力,很快就被耗损干净。
当然,叛军的损失更大。
只不过,参加叛军的人,远比叛军的损失更多。
于是乎就出现这么一种情况,高句丽镇压叛军的军队越来越少,而叛军的数量却越来越多。
这下子,高建武害怕了,急忙将渊盖苏文喊过来,商议对策。
渊盖苏文早就知道消息了,但对于这种内忧外患的困境,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高建武既然问起了,他这个大对卢自然不能说他没有办法吧。
眼珠一转,渊盖苏文说道:“启禀王上,微臣以为,内忧外患同时之下,须得行攘外必先安内之举。”
攘外必先安内?
高建武听了这几个字,觉得倒也是有些道理,于是又问:“不知大对卢以为,应该如何行攘外必先安内之策?”
渊盖苏文回答道:“微臣以为,当马上遣使跟江南王李枫谈判,许之以好处,先让唐军退兵。”
“只要王上能与李枫达成协议,使得唐军退兵,则我数十万大军就可以抽调回来,镇压各地的叛乱。”
“待彻底镇压国内叛乱之后,王上可再与李枫一争高下。”
“而且,在这段时间,王上可以从大唐获得更多的资助。”
“毕竟,高句丽乃是江北大唐唯一对外的口子。”仦說Ф忟網
“一旦高句丽沦陷,江北大唐就会彻底在李枫的势力范围之内,大唐的皇帝陛下自然是不想要这种结果。”
高建武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问:“若是李枫不愿退兵呢?”
渊盖苏文笑道:“王上放心,只要能许之以足够的好处,李枫必然退兵。”
“毕竟,我高句丽地广人多,不是百济和新罗那样的小国。”
“若唐军不退,我军拼死一战,就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与其那样,倒不如双方各退一步,暂停战火,对彼此都有好处。”
“再说,一旦我方派出使者,与对方谈判,战事就会暂停。”
“王上可趁这个空档,悄然抽调大量的兵力,迅速镇压各地的叛乱。”
“而谈判之事嘛,可以故意拖延一些时日,或许我军就能够彻底平定叛乱。”
“好。”高建武大喜,点了点头,“既如此,谈判之事,就有大对卢全权负责。”
渊盖苏文拱手道:“微臣领命,必然不负王上之重托。”
于是,从高建武这里领了和谈的王命之后,渊盖苏文立即就先派人南下,面见红拂女,说准备和谈,请唐军先罢兵。
让渊盖苏文万万没想到的是,红拂女二话不说,直接就把使者给杀了。
随行之人,也全都被红拂女杀死。
渊盖苏文等了数日,也不见派出去的人回复,心下奇怪之极。
于是,渊盖苏文就再派人南下,面见红拂女,直接将高句丽国初步准备的条件都一股脑说出来了。
同样的情况,红拂女又将渊盖苏文的使者一行尽皆杀死。
这一次,渊盖苏文终于明白了,红拂女不愿意和谈,或者说,红拂女不同意高句丽的和谈条件。
第三次,渊盖苏文派出使者,面见红拂女。
此番的条件,绝对是很有诱惑力的。
高句丽南面的三十多座城池,尽皆割让给唐军,约占高句丽国十分之一的领土。
红拂女听过之后,反应依然,派人将渊盖苏文派来的人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这么三波使者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
高句丽国的叛乱程度越加激烈,不少城池已经彻底落入叛军之手,高建武坐立不安了,再次召见渊盖苏文。
渊盖苏文只得将三次派出使者,皆是一去不回的情况告诉高建武。
高建武大怒之极:“蠢货,此乃唐军不欲言和,你竟然耽误一月之久,致使各处叛乱日益坐大,当以死罪。”
“来人,将渊盖苏文拉出去,斩首示众。”
渊盖苏文大吃一惊,急忙跪地求饶,并许诺下来,他会亲自去见红拂女,以示高句丽国的和谈诚意。
于是,高建武就暂且放过渊盖苏文。
但让高建武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渊盖苏文就发动政变,攻入王宫,将他杀死。
历史上,也是高建武欲杀渊盖苏文,反被渊盖苏文所杀。
现在也是一样,只不过,提前了十二年而已。
渊盖苏文杀死高建武之后,拥戴高大阳的儿子高葬为高句丽王,自己担任莫离支,掌控国事。
只不过,跟实际历史不同的,不单单是时间提早了十二年,更有唐军外患,叛军内忧。
消息传出来,举国大乱。
反叛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是全国反叛,连妇孺孩童都参与了反叛。
而高句丽国的大军呢,也是士气大跌,兵无战心。
试想一下啊,自己的家人都反叛了,自己还在为国家死战吗?
关键是,连高建武都被杀了,新高句丽是渊盖苏文扶立的,名不正言不顺。
渊盖苏文是什么人?
是个大大的奸臣,残暴之极。
若非是高葬是高大阳的儿子,而高大阳在高句丽的威望极高,恐怕高句丽军队的哗变已经发生过了。
这就是渊盖苏文的聪明之处,因为他明白,只有立高大阳的儿子为王,反对的声音才是最弱的,不然,绝对不能成事。
消息传到高大阳这边,高大阳是目瞪口呆。
良久之后,高大阳才长叹一声:“高句丽亡国不远矣。”
消息传到红拂女的耳中,红拂女大喜之极:“好,高句丽国乱得越离谱,距离灭国之日就越近。”
于是,红拂女立即下令,让程处亮和薛万均一起,转守为攻,准备大败高句丽军。
但是,高句丽国内的叛乱,越来越多,叛乱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就连高建武的眼皮子底下,高句丽的都城纥升骨城,也有了叛乱。
无奈之下,高建武只得不停地从东西两边的战线抽调兵力,镇压各处的叛乱。
只是,高压统治之下的叛乱,一旦起了星星之火,是具备燎原威力的。
高建武抽调的兵力,投入各地镇压叛乱。
结果呢,投入的兵力,很快就被耗损干净。
当然,叛军的损失更大。
只不过,参加叛军的人,远比叛军的损失更多。
于是乎就出现这么一种情况,高句丽镇压叛军的军队越来越少,而叛军的数量却越来越多。
这下子,高建武害怕了,急忙将渊盖苏文喊过来,商议对策。
渊盖苏文早就知道消息了,但对于这种内忧外患的困境,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高建武既然问起了,他这个大对卢自然不能说他没有办法吧。
眼珠一转,渊盖苏文说道:“启禀王上,微臣以为,内忧外患同时之下,须得行攘外必先安内之举。”
攘外必先安内?
高建武听了这几个字,觉得倒也是有些道理,于是又问:“不知大对卢以为,应该如何行攘外必先安内之策?”
渊盖苏文回答道:“微臣以为,当马上遣使跟江南王李枫谈判,许之以好处,先让唐军退兵。”
“只要王上能与李枫达成协议,使得唐军退兵,则我数十万大军就可以抽调回来,镇压各地的叛乱。”
“待彻底镇压国内叛乱之后,王上可再与李枫一争高下。”
“而且,在这段时间,王上可以从大唐获得更多的资助。”
“毕竟,高句丽乃是江北大唐唯一对外的口子。”仦說Ф忟網
“一旦高句丽沦陷,江北大唐就会彻底在李枫的势力范围之内,大唐的皇帝陛下自然是不想要这种结果。”
高建武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问:“若是李枫不愿退兵呢?”
渊盖苏文笑道:“王上放心,只要能许之以足够的好处,李枫必然退兵。”
“毕竟,我高句丽地广人多,不是百济和新罗那样的小国。”
“若唐军不退,我军拼死一战,就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与其那样,倒不如双方各退一步,暂停战火,对彼此都有好处。”
“再说,一旦我方派出使者,与对方谈判,战事就会暂停。”
“王上可趁这个空档,悄然抽调大量的兵力,迅速镇压各地的叛乱。”
“而谈判之事嘛,可以故意拖延一些时日,或许我军就能够彻底平定叛乱。”
“好。”高建武大喜,点了点头,“既如此,谈判之事,就有大对卢全权负责。”
渊盖苏文拱手道:“微臣领命,必然不负王上之重托。”
于是,从高建武这里领了和谈的王命之后,渊盖苏文立即就先派人南下,面见红拂女,说准备和谈,请唐军先罢兵。
让渊盖苏文万万没想到的是,红拂女二话不说,直接就把使者给杀了。
随行之人,也全都被红拂女杀死。
渊盖苏文等了数日,也不见派出去的人回复,心下奇怪之极。
于是,渊盖苏文就再派人南下,面见红拂女,直接将高句丽国初步准备的条件都一股脑说出来了。
同样的情况,红拂女又将渊盖苏文的使者一行尽皆杀死。
这一次,渊盖苏文终于明白了,红拂女不愿意和谈,或者说,红拂女不同意高句丽的和谈条件。
第三次,渊盖苏文派出使者,面见红拂女。
此番的条件,绝对是很有诱惑力的。
高句丽南面的三十多座城池,尽皆割让给唐军,约占高句丽国十分之一的领土。
红拂女听过之后,反应依然,派人将渊盖苏文派来的人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这么三波使者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
高句丽国的叛乱程度越加激烈,不少城池已经彻底落入叛军之手,高建武坐立不安了,再次召见渊盖苏文。
渊盖苏文只得将三次派出使者,皆是一去不回的情况告诉高建武。
高建武大怒之极:“蠢货,此乃唐军不欲言和,你竟然耽误一月之久,致使各处叛乱日益坐大,当以死罪。”
“来人,将渊盖苏文拉出去,斩首示众。”
渊盖苏文大吃一惊,急忙跪地求饶,并许诺下来,他会亲自去见红拂女,以示高句丽国的和谈诚意。
于是,高建武就暂且放过渊盖苏文。
但让高建武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渊盖苏文就发动政变,攻入王宫,将他杀死。
历史上,也是高建武欲杀渊盖苏文,反被渊盖苏文所杀。
现在也是一样,只不过,提前了十二年而已。
渊盖苏文杀死高建武之后,拥戴高大阳的儿子高葬为高句丽王,自己担任莫离支,掌控国事。
只不过,跟实际历史不同的,不单单是时间提早了十二年,更有唐军外患,叛军内忧。
消息传出来,举国大乱。
反叛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是全国反叛,连妇孺孩童都参与了反叛。
而高句丽国的大军呢,也是士气大跌,兵无战心。
试想一下啊,自己的家人都反叛了,自己还在为国家死战吗?
关键是,连高建武都被杀了,新高句丽是渊盖苏文扶立的,名不正言不顺。
渊盖苏文是什么人?
是个大大的奸臣,残暴之极。
若非是高葬是高大阳的儿子,而高大阳在高句丽的威望极高,恐怕高句丽军队的哗变已经发生过了。
这就是渊盖苏文的聪明之处,因为他明白,只有立高大阳的儿子为王,反对的声音才是最弱的,不然,绝对不能成事。
消息传到高大阳这边,高大阳是目瞪口呆。
良久之后,高大阳才长叹一声:“高句丽亡国不远矣。”
消息传到红拂女的耳中,红拂女大喜之极:“好,高句丽国乱得越离谱,距离灭国之日就越近。”
于是,红拂女立即下令,让程处亮和薛万均一起,转守为攻,准备大败高句丽军。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618/41620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