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高句丽战事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一个副将急忙问:“将军,这…这该如何是好?”
    高大阳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进攻还是该收兵了。
    就在这时,城头的抛石车再动,又是六枚大火器呼啸而来,尽数砸在了前军之中,死伤无数,哀嚎声无数。
    “鸣金撤兵。”高大阳顾不上许多了,立即下令撤兵。
    这时,攻城的高句丽军已经到了城墙跟前,正在竖起云梯,准备攻城。
    城头的守军,已经开始迎敌了,弓箭、石头、滚木等等,直降下来。
    鸣金的声音响起,这些高句丽士兵皆是一愣,本能地扔下所有东西,飞奔逃回。
    城头的士兵立即又是一阵猛射,使得高句丽再留下不少的尸体,这才退回。
    这一仗,是高大阳自从领军出征以来,二十几年中,打的最窝囊的一仗。
    双方都没有白刃交锋,高句丽军的死伤就有万人。尐説φ呅蛧
    十五万大军,只剩下十四万了,士气更是低落之极。
    收兵回营之后,高大阳派出无数斥候,时刻探查铁克城守军的情况。
    他真的担心,若是唐军主动进攻,以抛石车向高句丽大营扔火器,这仗就不用打了。
    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铁克城中毫无动静,唐军并未出城主动进攻。
    高大阳不由松了一口气,暗想,到底是唐军人数不足,还是火器数量不够?
    可高大阳管不了那么多了,他现在头疼的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第一次的战报已经派人送往纥升骨城,但高建武的王命还没有到。
    这几天的时间,高大阳也没闲着,苦苦思考破火器的办法。
    想来想去,高大阳总结出一个办法,那就是以火器来破火器。
    如果高句丽军能有火器,双方以火器对攻,自然毫无惧怕。
    除此之外,就只能是分散兵力,强行攻城了。
    又过了两日,高建武的回复到了,让高大阳分散兵力,围攻铁克城。
    高大阳大喜,立即按照高建武的吩咐出兵,四面围攻铁克城。
    四面围攻,有三个好处。
    第一,兵力分散,十五万大军,可以在四个方向展开,分散展开。
    第二,四面同时进攻,可以快速消耗铁克城的火器。
    一旦铁克城没有火器之利,自然就如同没有牙的老虎,一战可定。
    第三,能够切断铁克城与外界的联系,使得城中的唐军士气受挫。
    于是,十四万对三万,高大阳倾巢而出,大营不留守军,全力攻城。
    这么一来,薛万均和李德謇的压力就倍增了。
    好在火器足够,强弩足够,守城器械充足,能够扛得住高句丽大军的攻击。
    高大阳不知道,高建武也不知道,一艘艘航母,从百济和新罗出发,分左右两个方向,从海路向高句丽而去。
    两路大军,一共十万。
    一路领军之将是红拂女,一路领军之将是程处亮。
    自从上一次程处亮的出色表现之后,李枫特意叮嘱红拂女,让她给程处亮单独领军的机会,对他进行一番历练。
    高大阳正在狂攻铁克城的时候,两路唐军已经顺利登岸。
    当高建武得知消息的时候,高句丽的东西两方,都已经被唐军攻克两座城池。
    按照李枫的叮嘱,徐徐图进。
    占领一城,就吏治一城,获得民心。
    同时,派出细作,到各处散播唐军吏治的好处。
    果然,在唐军的吏治之下,一颗颗贪官污吏和恶霸豪强的脑袋掉地,这几座城池的高句丽百姓对李枫拥戴之极。
    报名参军者,不知其数。
    左右两边,红拂女和程处亮分别招募了一万兵马。
    这还不算,消息在高句丽各地传开,其余各处的老百姓蠢蠢欲动之心,再也不能被压制住,叛乱者越来越多。
    高建武震惊不已,急忙将剩余的三十多万人马,分为两路,攻击红拂女和程处亮。
    消息传来,唐军占领的四城百姓立即就主动发动起来。
    参军报名的,拆房子用作守城器械的,将家中余粮献出的等等,全都忙活起来。
    两日功夫,两路唐军分别又增加了两万大军。
    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啊。
    红拂女和程处亮对李枫是佩服不已。
    侵占一个国家,却能让这个国家的老百姓自发帮忙,不要任何报酬,出人出粮,连自家的院墙和房子都能拆掉。
    当初,隋炀帝若能如此,高句丽早就灭国了,何至于今日。
    高句丽的战局,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唐军三路大军,高句丽也是三路大军。
    按照人数,高句丽国是倾巢而出,一共五十万大军。
    而唐军呢,一共是十三万,其中江南军三万,其余都是百济和新罗之兵。
    另外,在高句丽又征募了六万大军,合计十九万。
    五十万对十九万,二比一还要多。
    按照攻防论。
    高句丽军队是攻防,不占优势,唐军是守方,又深得民心,自然是占据大大的优势。
    于是,这一场关系到高句丽国命运的战役,彻底拉开了序幕。
    战局,也一度陷入僵局。
    唐军虽少,却有火器之利。
    唐军虽少,却有百姓之心。
    唐军虽少,却有城池之固。
    战报,一天天报入纥升骨城的王庭之中,高建武简直是寝食难安。
    双方的攻防战已经好多天了,高句丽大军死伤惨重,却仍是无法攻克这几座城池。
    其余各处,叛乱越来越甚。
    高建武又不得不从三路大军中抽调一部分军队,到高句丽国的各处镇压叛乱。
    须知,高句丽的国土面积,顶百济和新罗两国的数倍之多。
    所以,高句丽国各处叛乱,镇压起来就相当麻烦。
    派兵少了,镇派不住。
    派兵多了,则对那三处战事不利。
    这就是李枫的计谋,只要坚守这三处的战事不败,高句丽其余各处的反叛必然会越演越烈,大事可成。
    眼下的情况,果如李枫所料,三处战事胶着,高句丽各地叛乱四起,高建武焦头烂额。
    高句丽灭国,只是早晚之事。
    李枫的关注点,并不在高句丽国,而在江北之地,在长孙无忌身上,在魏明兰身上。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618/41620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