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十余万大唐俘虏的生死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早朝。
其实,平时的一些政事,不管大小,只要是李二自己能决策的,都在通过奏折的方式批阅,甚至于给出旨意过了。
而真正需要在朝堂上处理的事务,基本上就是需要群臣都发表意见的大事,或者需要群臣都见识的大事,自然不多。
这也就是为何历代的早朝,皇帝来到,群臣行礼之后,执事太监都会喊上一嗓子:“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今天,就有一件需要群臣都见识和发表意见的大事。
鸿胪寺卿出列:“启禀陛下,东突厥使者昨晚来到,今早欲觐见陛下,不知陛下可否容他上朝拜见?”
李二沉声问道:“东突厥使者觐见,朕岂有不见之理,宣。”
立即,门口的执事太监就扯了一嗓子:“宣东突厥使者觐见。”
不一会儿,一个东突厥中年男子大步走进朝堂,来到中央处站定,右臂护在胸前,微一躬身:“东突厥使者勃贴,见过大唐皇帝陛下。”
勃贴,是东突厥颉利可汗跟前的红人,据说此人足智多谋,文武双全,没少给颉利可汗出谋划策,深得颉利可汗器重。
不过呢,自从黄闻珏兄弟来到之后,勃贴的地位就略有下降。
李二点了点头:“贵使免礼。”
“谢大唐皇帝陛下。”勃贴直起身来,仰首挺胸地站着,双手背在身后。
李二见了,心中不悦,却也没有发火,淡淡问道:“不知贵使此来,有何要事?”
勃贴淡淡说道:“我们大突厥与你们大唐,多年来战乱不休,各有伤亡。”
“我大突厥的勇士,死于唐人之手的,数万之众。”
“而你们唐人落入我们大突厥手中的,也有十余万人,今日,本使就是为这十余万唐人俘虏而来。”
“我们大突厥颉利可汗有悲天悯人之心,欲将这十余万唐人俘虏归还给大唐……”
不等勃贴把话说完,武将之列,侯君集就怒喝一声:“住口。”
“你们颉利可汗若真有悲天悯人之心,就不会多次南下,犯我大唐边界,攻我大唐城池,杀我大唐百姓了。”
“哼,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东突厥遇到了旱灾,粮食不足,这才想出用俘虏换取粮食的办法。”
勃贴脸色不变,淡淡问道:“不知这位是……”
侯君集傲然说道:“老夫就是新任的飞虎军统帅侯君集。”
作为李靖的门生,侯君集一生征战无数,胜多败少,在东突厥的名声很响。
勃贴立即肃然起敬:“原来是侯将军,在下失敬了。”
“侯将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只不过,这话说得不妥了。”
“我大突厥虽然略有旱情,但草原之地广阔,我们又习惯游牧,岂能找不到生存之地,不过是距离你们大唐稍远一些而已。”
“我们大突厥,人人有马,行动方便,来去自如。”
“可这十余万唐人,可就没有马,更有不少老弱妇孺。”
“一旦我们大突厥北迁,一路之上,这十余万唐人不知会死伤多少。”
“若不是我们颉利可汗有悲天悯人之心,大可不用管那十余万唐人俘虏,自顾北上,让这些唐人自生自灭。”
“不过,听侯将军这么一说,倒是怀疑我们大汗有所图谋了。”
“既然如此,大唐皇帝陛下,就算本使此番白来一趟,你们大唐既然不在乎这十余万百姓的死活,我们大汗自然就更不在乎,告辞。”
“大胆。”侯君集大怒,“大唐皇宫,岂能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
“怎么?”勃贴冷笑一声,“听说侯将军的飞虎军,乃是未来大唐第一王牌之师,看来侯将军是准备用飞虎军将在下擒拿了?”
“你……”侯君集还要再说,李二已经不耐烦了,喝道,“侯爱卿,退下。”
这个侯君集,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在大局观上,还是差了太多。
这十余万唐人俘虏,就是东突厥的一场阳谋。
若是弃之不要,不仅仅会寒了大唐百姓的心,更会使得边境之地的百姓对大唐失望,因为下一步他们也有可能成为俘虏。
李二要做一代明君,自然不能不要这些百姓,必须要把他们赎回来,如此则可振奋天下百姓的士气,大唐皇帝是一个爱民的好皇帝,如此就民心可用。
若是要这些百姓,东突厥一定会狮子大开口,开出一个让大唐接受不了的条件。
东突厥最缺什么?
粮食啊。
而大唐欲北伐东突厥,最需要什么?
也是粮食啊。
大唐以粮食换十余万百姓,不但得分粮暂时养活这十余万百姓,军粮也一样减少。
而东突厥呢,得到这一批粮食,就能度过饥荒。
这样,就会影响李二的北伐大计。
若想再次北伐,只能等到明年的冬天。
一年的时间,可能会发生很多变数,或许会对东突厥不利,也或许会对大唐不利。wWW.xszWω㈧.йêt
李二赌不起,也不敢赌。
所以,摆在李二跟前只有一条路,收这十余万百姓,以安大唐民心和军心。
但是,李二又不想送给颉利可汗太多的粮食,就必须派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又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出使东突厥。
能言善辩之士,就是文臣了。
/*中秋快到喽,明目张胆向大家要礼物喽,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臣身份,又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倒也有不少人,像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王珪等等。
但这些人,都是朝廷重臣,事务繁多,无法分身。
万一,被东突厥扣押,无法回来,带给大唐的损失可就大了。
若是派武将吧,哪有什么能言善辩之士,就如刚才的侯君集,差点没出糗。
人选问题,李二顾不上多思考,慢慢遴选,总能选出一个,先把这事应了再说。
于是,李二淡淡说道:“我大唐的子民,朕岂能弃之不顾?”
“不知颉利可汗有何条件啊?”
勃贴更加得意洋洋:“条件嘛,很简单,第一,粮食一百万石……”
“什么?”勃贴的话刚开口,大唐的君臣几乎全都脸色大变。
户部尚书更是怒吼一声:“竟然张口要一百万石粮食,你们怎么不去抢?”
其实,平时的一些政事,不管大小,只要是李二自己能决策的,都在通过奏折的方式批阅,甚至于给出旨意过了。
而真正需要在朝堂上处理的事务,基本上就是需要群臣都发表意见的大事,或者需要群臣都见识的大事,自然不多。
这也就是为何历代的早朝,皇帝来到,群臣行礼之后,执事太监都会喊上一嗓子:“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今天,就有一件需要群臣都见识和发表意见的大事。
鸿胪寺卿出列:“启禀陛下,东突厥使者昨晚来到,今早欲觐见陛下,不知陛下可否容他上朝拜见?”
李二沉声问道:“东突厥使者觐见,朕岂有不见之理,宣。”
立即,门口的执事太监就扯了一嗓子:“宣东突厥使者觐见。”
不一会儿,一个东突厥中年男子大步走进朝堂,来到中央处站定,右臂护在胸前,微一躬身:“东突厥使者勃贴,见过大唐皇帝陛下。”
勃贴,是东突厥颉利可汗跟前的红人,据说此人足智多谋,文武双全,没少给颉利可汗出谋划策,深得颉利可汗器重。
不过呢,自从黄闻珏兄弟来到之后,勃贴的地位就略有下降。
李二点了点头:“贵使免礼。”
“谢大唐皇帝陛下。”勃贴直起身来,仰首挺胸地站着,双手背在身后。
李二见了,心中不悦,却也没有发火,淡淡问道:“不知贵使此来,有何要事?”
勃贴淡淡说道:“我们大突厥与你们大唐,多年来战乱不休,各有伤亡。”
“我大突厥的勇士,死于唐人之手的,数万之众。”
“而你们唐人落入我们大突厥手中的,也有十余万人,今日,本使就是为这十余万唐人俘虏而来。”
“我们大突厥颉利可汗有悲天悯人之心,欲将这十余万唐人俘虏归还给大唐……”
不等勃贴把话说完,武将之列,侯君集就怒喝一声:“住口。”
“你们颉利可汗若真有悲天悯人之心,就不会多次南下,犯我大唐边界,攻我大唐城池,杀我大唐百姓了。”
“哼,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东突厥遇到了旱灾,粮食不足,这才想出用俘虏换取粮食的办法。”
勃贴脸色不变,淡淡问道:“不知这位是……”
侯君集傲然说道:“老夫就是新任的飞虎军统帅侯君集。”
作为李靖的门生,侯君集一生征战无数,胜多败少,在东突厥的名声很响。
勃贴立即肃然起敬:“原来是侯将军,在下失敬了。”
“侯将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只不过,这话说得不妥了。”
“我大突厥虽然略有旱情,但草原之地广阔,我们又习惯游牧,岂能找不到生存之地,不过是距离你们大唐稍远一些而已。”
“我们大突厥,人人有马,行动方便,来去自如。”
“可这十余万唐人,可就没有马,更有不少老弱妇孺。”
“一旦我们大突厥北迁,一路之上,这十余万唐人不知会死伤多少。”
“若不是我们颉利可汗有悲天悯人之心,大可不用管那十余万唐人俘虏,自顾北上,让这些唐人自生自灭。”
“不过,听侯将军这么一说,倒是怀疑我们大汗有所图谋了。”
“既然如此,大唐皇帝陛下,就算本使此番白来一趟,你们大唐既然不在乎这十余万百姓的死活,我们大汗自然就更不在乎,告辞。”
“大胆。”侯君集大怒,“大唐皇宫,岂能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
“怎么?”勃贴冷笑一声,“听说侯将军的飞虎军,乃是未来大唐第一王牌之师,看来侯将军是准备用飞虎军将在下擒拿了?”
“你……”侯君集还要再说,李二已经不耐烦了,喝道,“侯爱卿,退下。”
这个侯君集,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在大局观上,还是差了太多。
这十余万唐人俘虏,就是东突厥的一场阳谋。
若是弃之不要,不仅仅会寒了大唐百姓的心,更会使得边境之地的百姓对大唐失望,因为下一步他们也有可能成为俘虏。
李二要做一代明君,自然不能不要这些百姓,必须要把他们赎回来,如此则可振奋天下百姓的士气,大唐皇帝是一个爱民的好皇帝,如此就民心可用。
若是要这些百姓,东突厥一定会狮子大开口,开出一个让大唐接受不了的条件。
东突厥最缺什么?
粮食啊。
而大唐欲北伐东突厥,最需要什么?
也是粮食啊。
大唐以粮食换十余万百姓,不但得分粮暂时养活这十余万百姓,军粮也一样减少。
而东突厥呢,得到这一批粮食,就能度过饥荒。
这样,就会影响李二的北伐大计。
若想再次北伐,只能等到明年的冬天。
一年的时间,可能会发生很多变数,或许会对东突厥不利,也或许会对大唐不利。wWW.xszWω㈧.йêt
李二赌不起,也不敢赌。
所以,摆在李二跟前只有一条路,收这十余万百姓,以安大唐民心和军心。
但是,李二又不想送给颉利可汗太多的粮食,就必须派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又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出使东突厥。
能言善辩之士,就是文臣了。
/*中秋快到喽,明目张胆向大家要礼物喽,谢谢大家的支持*/
文臣身份,又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倒也有不少人,像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王珪等等。
但这些人,都是朝廷重臣,事务繁多,无法分身。
万一,被东突厥扣押,无法回来,带给大唐的损失可就大了。
若是派武将吧,哪有什么能言善辩之士,就如刚才的侯君集,差点没出糗。
人选问题,李二顾不上多思考,慢慢遴选,总能选出一个,先把这事应了再说。
于是,李二淡淡说道:“我大唐的子民,朕岂能弃之不顾?”
“不知颉利可汗有何条件啊?”
勃贴更加得意洋洋:“条件嘛,很简单,第一,粮食一百万石……”
“什么?”勃贴的话刚开口,大唐的君臣几乎全都脸色大变。
户部尚书更是怒吼一声:“竟然张口要一百万石粮食,你们怎么不去抢?”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618/41614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