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文武分治
推荐阅读:鉴宝金瞳、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傲世潜龙、绝世神皇、武逆九千界、不败战神、全球高武:我的功法拉了个聊天群苏占、渣男逃婚,我当场改嫁了、陆地剑仙之剑阁守剑八十年、哥哥的体校同学、
廖永生最近很忙。忙于广西各府县的人事任免,忙于迎来送往的应酬。
桂林城北,独峰坊。
这里背靠独秀峰,豪宅遍地。被誉为居住的风水宝地。
廖永生也不能免俗,花大价钱买下此处一座三进大宅作为他在桂林的府邸。
自从廖永生入住独峰坊后,廖府门前整日里车水马龙,登门求见他的人都快将门槛踏平了。
那些归顺后赋闲在家的旧官僚,为求早日在朱君瀚这里求个实缺。听说廖永生是吴王身边一等一的红人,纷纷登门,想走一走廖永生的门路。
此时廖府前厅内宾客如云,趁廖永生未到,正相互寒暄。
“李兄!”
“王兄!”
“李兄是继灵川后最先归附的,怎也是闲赋在家?”
“咳!别提了,若非我平乐路途遥远,岂能让黎蛮子抢了先?”
黎蛮子,就是第一个归顺朱君瀚的灵川知县黎梓山,现任王府参事。由于出生琼州,又加之脾气火爆,被广西官场称为黎蛮子。
朱君瀚对待归顺的旧式官僚,除非确实是那些公认的好官,否则一律赋闲待缺。
说白了,这些人还想继续做一州一府主官怕是难了。最多也就是做个佐贰官辅佐对政务还不是很熟练的新式官员。
“他黎蛮子何德何能居参事要职?不就是给殿下带了个好头吗?”
黎梓山的参事,相当于廖永生的副手,协助处理各府县政事,拾遗补缺。全称参知政事。朱君瀚取前后两字简称参事。
廖永生的职位在这些旧式官僚看来就相当于朝廷的内阁首辅,而参事,妥妥的阁臣啊!如何不让人羡慕?
众人在前厅正议论纷纷时,廖永生笑呵呵的进来了,朝众人一一拱手。
“廖阁老!”众人纷纷拱手行礼。
这一声声的廖阁老叫得廖永生心都化了,脸上笑容挤得眼珠子都没地儿呆。
“哎!各位莫要乱叫,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说廖某人贪图虚名?”廖永生嘴上说着不要乱叫,脸上那受用的样子却一点儿也不加以掩饰。
也是,以他现在的官职,只要朱君瀚称帝,名副其实的首辅啊。
“阁老谦虚了,这是名副其实!”一个半百的官僚奉承道。
众人又是一阵附和,马屁之声大作。
“好了,各位来我处的意思我都明白。”廖永生收起了笑容,话锋一转:“只是这官缺却不是我一人能做得主的。”
“阁老贵为总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何做不得主?况且这殿下官制中也没有吏部这一说啊。”众人疑惑的说道。
朱君瀚的官制中确实没有专门管官员任用的部门。以前摊子小,用人只需廖永生等人推荐,提名给朱君瀚即可。
“很快就会有了。”廖永生叹道。想着自己大权在握的日子不久了,心下一阵不舍,空落落的。
“以后不但有内阁六部,还特意设通政使司。”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自称首辅,心里又好受了点。
“通政使司?由唐至我朝,历代常设,有何奇特?”众人疑惑道。
“这通政使司和北京那个可有大不同啊!和司礼监倒是异曲同工!”廖永生说道。
“啊!”众人惊呼。这通政使司怎么和司礼监扯一块去了?
“内阁是协助大王处理政事的,而这通政使司是协助大王管理内阁的!”廖永生倒是总结得到位。
这通政使司不仅是幕僚,也是助手秘书。协助朱君瀚处理日常政务,监督政策的施行等。
就是朱君瀚将自己的权利分散给了通政使司的各个部门,各部门再根据朱君瀚的授权来处理所负责的事务。并不能影响内阁或其他部门的决定,只是充当朱君瀚的左右手和眼睛,大脑还是朱君瀚自己的。
遇到没有授权的事只能上报给大脑朱君瀚来抉择。哪怕你明知内阁首辅贪污腐败,通政使司也没有权利去调查人家,处理人家。只能向朱君瀚打小报告。
说白了就是后世办公厅。
话一出口,这些官场老油条马上就捕捉到了最重要的一点——通政使司的权利可以与内阁并驾齐驱!
“那这通政使司官职......可否麻烦阁老推荐则个?”马上就有那脸皮厚的说道。
“这通政使司的官员都由大王亲自选择。”廖永生说道。他倒是想推荐几个自己的人进去,可朱君瀚根本不搭理他。
若是内阁各部都是你的人,通政使司也是你的人,给你做皇帝算了呗。
“大王雄主啊!”廖永生感慨道。“大家且回去吧,这几天你们的缺都会有着落的。”
这不是廖永生有什么本事承诺,而是朱君瀚已经通知了王府各属官明日议事。这些人如何处理,也在议程上。
桂林的靖江王府,牌匾早就被朱寿改成了吴王府。
承运殿内,朱君瀚手下重要的官员将领已悉数到齐。文武分列站于左右,氛围和紫禁城的早朝也没什么不同了。
不一会,身穿蟒袍,头戴翼善冠的朱君瀚在朱寿的陪伴下进了殿来。朱君瀚落座那镀金王座后,朱寿立于右侧,众人齐声高呼:“大王安!”并行了个揖礼。
“列位安,免礼。”
这套礼仪是朱君瀚亲自改的,跪在地上拜来拜去,总感觉是在祭奠死人。于是规定非正式场合不行大礼。
“广西初定,广东初下,诸位都很忙。我就长话短说了。”朱君瀚坐在王座上说道。
“首先是这官制的事,我得跟大家通一下气。”朱君瀚开门见山说道,接下来就是正事了,他清了清喉咙,将自己所知的后世制度,因地制宜改了一些后说了出来。仦說Ф忟網
最高长官不用说了,那当然是亲王朱君瀚。由于皇帝还在,暂时还是用亲王名义稳妥。
接下来当然就是内阁了。内阁下属在原来六部的基础上撤销五寺,改大理寺为法院,保留督察院。增设税务部、财政部,反贪总署。
剥夺户部财政权,只负责民政,户籍和农业,分离出财政部与税务部。
剥夺兵部调兵权,将职能转换为协助军方募兵和动员,军饷和退役事务,类似后世国防。
剥夺刑部审判权交予法院,就和后世治安部一模一样了,只需将下属部门铺设全国即可。
剥夺礼部的教育权,分离出教化部负责全国教育,增设理藩司,外交司。类似后世外交。
工部将不再管辖工坊事,负责交通和城市规划,工程建设。
只有一个吏部是不变的。
大体的框架就是这样,朱君瀚有通政使司这个辅助部门,内阁也有翰林院为辅助部门。如此一来,通政使司和翰林院将分别成为幕僚机构,恢复了他们设立之初本来的模样。
而这样的制度层层复制到县,行省有布政司代朱君瀚牧守一方,除直属机构外,各部设省级部门,再到府级部门,县级部门。基本是照抄了后世做法。
碍于身份,许多直属于朱君瀚的机构他没有说出来,比如宣教司这架舆论机器,耳目兼屠刀的锦衣卫等。
对于军队,朱君瀚重启大都督府,下辖陆军部,水师部、兵工坊、后勤军械部、监军参谋部。
架子是搭好了,只待在日后实践中发现问题,修修补补完善了。
“诸位有什么问题吗?”朱君瀚费了好大的劲解释完各部门职能。
“大王,如此一来,怕是会出现武人不能制的局面啊。”殿内最年轻的官员,江尚文毫不避讳的说道。
文班纷纷附议,剩下武班吹胡子瞪眼。
朱君瀚笑道:“想必诸位是对文武分治有什么误会,谁说只有没文化的粗人才能为将?又谁说的儒生不能从军?”
朱君瀚的大都督府,可是有许许多多文职的,监军,参谋这些都是文职。所谓的文武分治并不是文人就只能做文官,粗人就只能为武将。而是将军事和政事分开,军官管好军事,文官管好政事,不要越界。
这才是真正的文武分治。
见众人无话可说,朱君瀚宣布了最重要的两个人事任命。廖永生为内阁首辅兼广西布政使,阁臣待选。朱君瀚为大都督府大都督,各都督待选。
由于人才确实不多,只是将主体框架立了起来,很多职位都是空缺的。若想将这些职位填满,只能等明年琼州政事学院的第一批学员了。
朱君瀚亲自出任大都督是有他的考量的,后世各强国统领都亲自出任统帅就说明了集权的重要性。
桂林城北,独峰坊。
这里背靠独秀峰,豪宅遍地。被誉为居住的风水宝地。
廖永生也不能免俗,花大价钱买下此处一座三进大宅作为他在桂林的府邸。
自从廖永生入住独峰坊后,廖府门前整日里车水马龙,登门求见他的人都快将门槛踏平了。
那些归顺后赋闲在家的旧官僚,为求早日在朱君瀚这里求个实缺。听说廖永生是吴王身边一等一的红人,纷纷登门,想走一走廖永生的门路。
此时廖府前厅内宾客如云,趁廖永生未到,正相互寒暄。
“李兄!”
“王兄!”
“李兄是继灵川后最先归附的,怎也是闲赋在家?”
“咳!别提了,若非我平乐路途遥远,岂能让黎蛮子抢了先?”
黎蛮子,就是第一个归顺朱君瀚的灵川知县黎梓山,现任王府参事。由于出生琼州,又加之脾气火爆,被广西官场称为黎蛮子。
朱君瀚对待归顺的旧式官僚,除非确实是那些公认的好官,否则一律赋闲待缺。
说白了,这些人还想继续做一州一府主官怕是难了。最多也就是做个佐贰官辅佐对政务还不是很熟练的新式官员。
“他黎蛮子何德何能居参事要职?不就是给殿下带了个好头吗?”
黎梓山的参事,相当于廖永生的副手,协助处理各府县政事,拾遗补缺。全称参知政事。朱君瀚取前后两字简称参事。
廖永生的职位在这些旧式官僚看来就相当于朝廷的内阁首辅,而参事,妥妥的阁臣啊!如何不让人羡慕?
众人在前厅正议论纷纷时,廖永生笑呵呵的进来了,朝众人一一拱手。
“廖阁老!”众人纷纷拱手行礼。
这一声声的廖阁老叫得廖永生心都化了,脸上笑容挤得眼珠子都没地儿呆。
“哎!各位莫要乱叫,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说廖某人贪图虚名?”廖永生嘴上说着不要乱叫,脸上那受用的样子却一点儿也不加以掩饰。
也是,以他现在的官职,只要朱君瀚称帝,名副其实的首辅啊。
“阁老谦虚了,这是名副其实!”一个半百的官僚奉承道。
众人又是一阵附和,马屁之声大作。
“好了,各位来我处的意思我都明白。”廖永生收起了笑容,话锋一转:“只是这官缺却不是我一人能做得主的。”
“阁老贵为总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何做不得主?况且这殿下官制中也没有吏部这一说啊。”众人疑惑的说道。
朱君瀚的官制中确实没有专门管官员任用的部门。以前摊子小,用人只需廖永生等人推荐,提名给朱君瀚即可。
“很快就会有了。”廖永生叹道。想着自己大权在握的日子不久了,心下一阵不舍,空落落的。
“以后不但有内阁六部,还特意设通政使司。”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自称首辅,心里又好受了点。
“通政使司?由唐至我朝,历代常设,有何奇特?”众人疑惑道。
“这通政使司和北京那个可有大不同啊!和司礼监倒是异曲同工!”廖永生说道。
“啊!”众人惊呼。这通政使司怎么和司礼监扯一块去了?
“内阁是协助大王处理政事的,而这通政使司是协助大王管理内阁的!”廖永生倒是总结得到位。
这通政使司不仅是幕僚,也是助手秘书。协助朱君瀚处理日常政务,监督政策的施行等。
就是朱君瀚将自己的权利分散给了通政使司的各个部门,各部门再根据朱君瀚的授权来处理所负责的事务。并不能影响内阁或其他部门的决定,只是充当朱君瀚的左右手和眼睛,大脑还是朱君瀚自己的。
遇到没有授权的事只能上报给大脑朱君瀚来抉择。哪怕你明知内阁首辅贪污腐败,通政使司也没有权利去调查人家,处理人家。只能向朱君瀚打小报告。
说白了就是后世办公厅。
话一出口,这些官场老油条马上就捕捉到了最重要的一点——通政使司的权利可以与内阁并驾齐驱!
“那这通政使司官职......可否麻烦阁老推荐则个?”马上就有那脸皮厚的说道。
“这通政使司的官员都由大王亲自选择。”廖永生说道。他倒是想推荐几个自己的人进去,可朱君瀚根本不搭理他。
若是内阁各部都是你的人,通政使司也是你的人,给你做皇帝算了呗。
“大王雄主啊!”廖永生感慨道。“大家且回去吧,这几天你们的缺都会有着落的。”
这不是廖永生有什么本事承诺,而是朱君瀚已经通知了王府各属官明日议事。这些人如何处理,也在议程上。
桂林的靖江王府,牌匾早就被朱寿改成了吴王府。
承运殿内,朱君瀚手下重要的官员将领已悉数到齐。文武分列站于左右,氛围和紫禁城的早朝也没什么不同了。
不一会,身穿蟒袍,头戴翼善冠的朱君瀚在朱寿的陪伴下进了殿来。朱君瀚落座那镀金王座后,朱寿立于右侧,众人齐声高呼:“大王安!”并行了个揖礼。
“列位安,免礼。”
这套礼仪是朱君瀚亲自改的,跪在地上拜来拜去,总感觉是在祭奠死人。于是规定非正式场合不行大礼。
“广西初定,广东初下,诸位都很忙。我就长话短说了。”朱君瀚坐在王座上说道。
“首先是这官制的事,我得跟大家通一下气。”朱君瀚开门见山说道,接下来就是正事了,他清了清喉咙,将自己所知的后世制度,因地制宜改了一些后说了出来。仦說Ф忟網
最高长官不用说了,那当然是亲王朱君瀚。由于皇帝还在,暂时还是用亲王名义稳妥。
接下来当然就是内阁了。内阁下属在原来六部的基础上撤销五寺,改大理寺为法院,保留督察院。增设税务部、财政部,反贪总署。
剥夺户部财政权,只负责民政,户籍和农业,分离出财政部与税务部。
剥夺兵部调兵权,将职能转换为协助军方募兵和动员,军饷和退役事务,类似后世国防。
剥夺刑部审判权交予法院,就和后世治安部一模一样了,只需将下属部门铺设全国即可。
剥夺礼部的教育权,分离出教化部负责全国教育,增设理藩司,外交司。类似后世外交。
工部将不再管辖工坊事,负责交通和城市规划,工程建设。
只有一个吏部是不变的。
大体的框架就是这样,朱君瀚有通政使司这个辅助部门,内阁也有翰林院为辅助部门。如此一来,通政使司和翰林院将分别成为幕僚机构,恢复了他们设立之初本来的模样。
而这样的制度层层复制到县,行省有布政司代朱君瀚牧守一方,除直属机构外,各部设省级部门,再到府级部门,县级部门。基本是照抄了后世做法。
碍于身份,许多直属于朱君瀚的机构他没有说出来,比如宣教司这架舆论机器,耳目兼屠刀的锦衣卫等。
对于军队,朱君瀚重启大都督府,下辖陆军部,水师部、兵工坊、后勤军械部、监军参谋部。
架子是搭好了,只待在日后实践中发现问题,修修补补完善了。
“诸位有什么问题吗?”朱君瀚费了好大的劲解释完各部门职能。
“大王,如此一来,怕是会出现武人不能制的局面啊。”殿内最年轻的官员,江尚文毫不避讳的说道。
文班纷纷附议,剩下武班吹胡子瞪眼。
朱君瀚笑道:“想必诸位是对文武分治有什么误会,谁说只有没文化的粗人才能为将?又谁说的儒生不能从军?”
朱君瀚的大都督府,可是有许许多多文职的,监军,参谋这些都是文职。所谓的文武分治并不是文人就只能做文官,粗人就只能为武将。而是将军事和政事分开,军官管好军事,文官管好政事,不要越界。
这才是真正的文武分治。
见众人无话可说,朱君瀚宣布了最重要的两个人事任命。廖永生为内阁首辅兼广西布政使,阁臣待选。朱君瀚为大都督府大都督,各都督待选。
由于人才确实不多,只是将主体框架立了起来,很多职位都是空缺的。若想将这些职位填满,只能等明年琼州政事学院的第一批学员了。
朱君瀚亲自出任大都督是有他的考量的,后世各强国统领都亲自出任统帅就说明了集权的重要性。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002/38632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