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宣教司
推荐阅读:冥王出狱、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天剑神帝、命格被换,侯门主母打脸搞钱赢麻了、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民间风水集录、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花都大仙医、
吃完午饭,朱君瀚又叮嘱朱必忠务必看好八人。随后就领着人马回琼山去了。
又是几月不见,萧月娘肚子已经隆起老高了。
之前柔弱的身躯已经变得臃肿不堪,双腿肿得需要珠儿搀扶才能走动。
朱君瀚心疼的抚摸着萧月娘浮肿的脸颊,说道:“辛苦你了月娘!”
同时心里暗道不妙,这肚子怎大得如此吓人,若是胎儿太大,分娩时的危险系数可是呈直线飙升啊!
“倒也还好,就是整日里不能出府去看,甚是烦闷。”萧月娘轻轻用脸颊摩擦着他的手,感受手掌处传来的爱意,心里喝了蜜一样的甜。
郎君此次离家数月,心里思念自不必说。若非肚中怀有他的骨血,她一定会跟随他前去。虽路途遥远,可和这日思夜想的折磨比来,却不值一提。
两人在房内互诉衷肠许久,不知不觉朱君瀚躺在她身侧沉沉睡去。
看着脸上已经全无稚气的郎君,萧月娘暗叹了一口气。心疼的抚摸着他那日渐威严的脸,心里泛起无边的爱意。
年纪轻轻,贵为一方诸侯。不说纳妾,家中甚至连个歌姬都没有,如此专情的男人,当属大明第一。
萧月娘倒是有些害怕朱君瀚有一日登基为帝了,因为哥哥们说了,到那时,纳不纳妾可就由不得他自己了。
和萧月娘腻歪了两日,调整了下状态。
这天,朱君瀚正在公事房查看自己接手琼州以来的首次田赋,朱幻彩进了来。
“大王,江尚文到了,门外候着呢。”
“叫他进来吧。”朱君瀚抬起头,将折子合上递给朱幻彩,又说:“你将这田赋拿回去核对一遍,按照户籍人口估算一番,看看有什么纰漏。再和邓保先说,让他派人调查一下各地夏税以后公务人员有无大额不明收入。”
朱幻彩是被朱君瀚当做办公室主任来培养的,尽管他知道此次夏税肯定无问题,但还是要让朱幻彩实践一番。
朱幻彩应了一声,接过折子走出了公事房。在门口和那人嘀咕了一阵后匆忙而去。
门口江尚文这才忐忑进了门来。
他年纪和朱君瀚相仿,脸上还有淡淡的稚气。双目如星,鼻梁高挺,若非皮肤黑了些,妥妥的就是小白脸了。小說中文網
“大王!”姜尚文不敢直视朱君瀚,大喊一声后跪伏在地,来了个大礼参拜。
他是澄迈人士,父母在五岁时被上岸的倭寇杀害,一直跟随叔父生活。若无意外,他这辈子会在叔父的店铺中做一辈子的掌柜,直到死去。
可是朱君瀚来了,他发出告万民书,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前来效力。从小被叔父当掌柜培养的江尚文热情被点燃,告别了叔父前来投靠。
投靠后通过考试,分到布政使司做了一名审算小吏。
后来朱君瀚需要百名引路使前往各地宣扬,不甘于整日坐在值房拨弄算盘的他,向布政司申请去做了这引路使。
“起身吧,我这里不兴跪拜礼。”朱君瀚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这个帅哥。
大明朝对官员的相貌有一定要求。这样的人,若是考个什么进士之类的,就凭这相貌必定受皇帝赏识。
“非跪拜不能表对大王之尊敬!”江尚文目视书案,不敢直视朱君瀚。
在他的道德观中,直视君上是非常不符合礼仪的。
“坐吧,坐下说话。”敢情还是头倔驴,朱君瀚暗道。
江尚文闻言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半个屁股,十分拘礼。
朱君瀚也懒得去管,这也纯粹是个人的脾性,既然他喜欢在自己面前拘礼,那就让他拘着。反正难受的是他自己,多难受几回慢慢也就不会了。
“海晏,我想知道那些士子你是怎么将他们哄回来琼州的?”朱君瀚开门见山的问道。海晏,即江尚文表字。
本来召见江尚文,就是好奇这个事。听廖永生说,这些士子并非是那种又臭又硬的酸腐之儒,对朱君瀚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非常拥护。也非常赞同朱君瀚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这一说法。
“并非卑职哄骗,而是他们非要跟着卑职回来!”江尚文惊讶的说道。
这都是谁在大王面前胡说?
“唔?他们自愿跟你来琼州?”朱君瀚不可思议的问道。
这好奇心是越来越重了,真想知道这江尚文使了什么魔法。
“卑职到了江南后,并未见到灾民。于是就想着就算是乞丐也要给大王弄一些回去。于是就召集了一些乞丐,告诉他们琼州分田地给吃食,以后不必如此低声下气受人唾弃。”江尚文缓了口气。
接着说道:“后来卑职觉得这数十个乞丐还是太少,于是就让他们到处去说琼州利好。一时也聚了不少乞丐在身边。”
好家伙,原来这人跑去江南做丐帮帮主去了!可这跟那些士子又有什么关系?听听他怎么说。朱君瀚用期待的眼神注视着江尚文,心里暗道。
“后来,有些士子好奇卑职为何如此在乎这些乞丐,就和卑职聊了起来。一来二去成了挚友。”江尚文说道。
“我明白了,你又通过这个挚友影响了一批人。”朱君瀚笑道。
他还是觉得这个过程太过平淡,按道理怎么也有个轰轰烈烈的过程才是。
“大王,江南士子分许多种,和卑职交往的这些都是些小户人家或耕读家的!他们深知土豪劣绅的危害,也明白大明现如今的处境!他们现在可以算是最清醒的读书人了!”
“哦?”朱君瀚突然被这种说法点醒。
是啊,任何时候总是最底层的人最清楚需要什么;最不甘心所处阶级;最拼命往上挤的也是他们。也最明白了解那些既得利益团体。
这些书生说是士子,倒不如说他们是奋力向上挣扎,企图挤入上一阶层,却最终没能挤进去的那一批人。
这一批人,论钱财家世不及那些富家少爷。秦淮河上揽美游船,无病呻吟之作流行坊间,这些统统与他们无缘。
他们心中充满不忿,由于阶级固化,别说进士了,就连考个秀才那都是难之又难。那些家财万贯或所谓书香门第的大族,只需使些银子,动用些关系。这些穷书生梦寐以求的秀才,乃至进士就都唾手可得。
有这些大族子弟在,要想出人头地难于登天。纵有那漏网之鱼考上做官,也是凤毛麟角。
除非打破现有阶级,重新洗牌!所以,最想改朝换代的往往就是这一批人!
“我明白了!”朱君瀚恍然大悟。
他看向江尚文,眼里充满炙热:“海晏,给你一个职位,宣教司主事!”
一直在等引路使回来,就是为了成立宣教司这架舆论机器,对朱君瀚以后攻略各地或是施行政策意义重大。
“大王,这何为宣教司?”江尚文突然被升了官,主事一司,自然喜出望外。
“顾名思义,宣教宣教,自然是宣传教育!宣传我们的好,教导百姓忠君爱国,对敌人同仇敌忾。”朱君瀚点到为止,没有将他想搞个人崇拜说出来。
他相信凭借江尚文的头脑,不会想不到。若是真想不到,就找个人点醒他呗,当着人家的面让别人去满世界吹嘘自己总是不好。
“大王!我正要向大王提议应倡导治下臣民同仇敌忾!团结在大王麾下以荡清乾坤。人人有衣穿,户户有田耕!为大明百姓开万世之太平!”江尚文激动的说道。
想不到大王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大王也深知“人言可畏”之理。
有的东西说多了,就成了真的了。
“你倒是让我省心。”朱君瀚笑道。
想不到这家伙还知道“蛊惑”人心的好处!
“你的工作多了,各方各面都需要宣传。对内你要宣传北地百姓之难,江南劣绅之可恶。对外,就不用我教你了吧?总之就是要让外面的向往我们这里,我们这里的害怕成为别人那里!”朱君瀚笑眯眯对江尚文面授机宜。
“若是军事宣传,必定在宣传我军英勇之时,同时宣传敌军之残暴。不但要激起百姓的同仇敌忾,还要体现我军之英勇,杀敌之理所应当。”朱君瀚说道。
有些东西还是有必要和他讲清楚,若是他一昧宣传敌军懦弱,且惧怕吴军岂不糟糕?宣传这东西要把握好一个度,过了反而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让人读之反感。
“谨遵大王教诲!”江尚文本身就对这工作极为有天赋,经过朱君瀚一通点拨,迷雾顿开,脑中灵感犹如泉涌。
“至于人手,我看那百名引路使统统转成宣教使吧,另外你若心中有人选,可直接报呈我处。记住!你不归布政司管!”
“明白!卑职告退。”江尚文得了朱君瀚命令,兴冲冲的告辞离去,筹办他的宣教司去了。
半月不到,琼州各州县到处都有这宣教司的人走村串巷,将百姓组织起来听书。听些什么呢?
听朱君瀚为了百姓温饱夙兴夜寐;为了给百姓均分田地得罪了许多土豪劣绅,差点被下毒杀害。
听朱君瀚为了北地灾民寝食难安;为了让孩子们都能上学改变穷苦命运披肝沥胆,亲自掏腰包修建无数学堂。
总之就是要把朱君瀚在百姓当中神化。
“我就是从河南来的!我们那里惨啊!一条村子就死剩那么几个哇!要不是大王花钱将我弄来琼州,我早就裹了那野狗的腹了!”
“我们全家都念大王的好!我两个儿子现在都在学堂读书,女儿也在工坊做工。现在不但修了新房,还分下良田五亩。大王万岁!”
“我以前是佃户!可我现在已经不是了!我们家有十亩地!两个小子还跟在大王身边每月拿三两军饷!”
......
而学堂这边,几乎每所都插上了朱君瀚的吴王大旗。每间课堂上都挂上了朱君瀚的画像,并且告诉孩子们就是这个人让你们有了书读,有了饭吃......
也正因为这个人,让你们的父母不再受地主劣绅的剥削奴役,让琼州的百姓不再受苦受难。
“你们要好好读书,待学有所成,将来才能跟随大王,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每个中小学堂教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茶楼戏院,渡口码头,时常都有戏班演出宣教司新编的大戏《吴王救难》。
说的是北方因天灾人祸导致饥民遍地,灾民们求助无门,朝廷官府都不理会。是朱君瀚怜悯灾民,于是下令派出引路使,又使出了一户灾民一两银子的计策,救下了无数灾民。这些灾民在琼州分到了田地,修建了新房从此安居乐业。
而在琼州读书人中广为流传的却是宣教司编印的《吴王语录》。
当中有几句话最得读书人心,那就是“天下不是朱家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朱家只是这天下的领路人。”
“天下万民,各司其职,无分贵贱,士子为天下而读书,农夫为天下而耕种。”
“论行而不论心,行为善则心善。”
一时间,朱君瀚声望如日中天,已经到了谁要敢说一句他不好的话就会被所有人群起而攻的程度。
在军中,他是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猛将。
在百姓中,他是救苦救难,紫微星下凡的吴王。
在士子中,他是仁厚之主,圣明之君。
渐渐地,这些论调如平地起惊雷,相继在两广各地炸起。
又是几月不见,萧月娘肚子已经隆起老高了。
之前柔弱的身躯已经变得臃肿不堪,双腿肿得需要珠儿搀扶才能走动。
朱君瀚心疼的抚摸着萧月娘浮肿的脸颊,说道:“辛苦你了月娘!”
同时心里暗道不妙,这肚子怎大得如此吓人,若是胎儿太大,分娩时的危险系数可是呈直线飙升啊!
“倒也还好,就是整日里不能出府去看,甚是烦闷。”萧月娘轻轻用脸颊摩擦着他的手,感受手掌处传来的爱意,心里喝了蜜一样的甜。
郎君此次离家数月,心里思念自不必说。若非肚中怀有他的骨血,她一定会跟随他前去。虽路途遥远,可和这日思夜想的折磨比来,却不值一提。
两人在房内互诉衷肠许久,不知不觉朱君瀚躺在她身侧沉沉睡去。
看着脸上已经全无稚气的郎君,萧月娘暗叹了一口气。心疼的抚摸着他那日渐威严的脸,心里泛起无边的爱意。
年纪轻轻,贵为一方诸侯。不说纳妾,家中甚至连个歌姬都没有,如此专情的男人,当属大明第一。
萧月娘倒是有些害怕朱君瀚有一日登基为帝了,因为哥哥们说了,到那时,纳不纳妾可就由不得他自己了。
和萧月娘腻歪了两日,调整了下状态。
这天,朱君瀚正在公事房查看自己接手琼州以来的首次田赋,朱幻彩进了来。
“大王,江尚文到了,门外候着呢。”
“叫他进来吧。”朱君瀚抬起头,将折子合上递给朱幻彩,又说:“你将这田赋拿回去核对一遍,按照户籍人口估算一番,看看有什么纰漏。再和邓保先说,让他派人调查一下各地夏税以后公务人员有无大额不明收入。”
朱幻彩是被朱君瀚当做办公室主任来培养的,尽管他知道此次夏税肯定无问题,但还是要让朱幻彩实践一番。
朱幻彩应了一声,接过折子走出了公事房。在门口和那人嘀咕了一阵后匆忙而去。
门口江尚文这才忐忑进了门来。
他年纪和朱君瀚相仿,脸上还有淡淡的稚气。双目如星,鼻梁高挺,若非皮肤黑了些,妥妥的就是小白脸了。小說中文網
“大王!”姜尚文不敢直视朱君瀚,大喊一声后跪伏在地,来了个大礼参拜。
他是澄迈人士,父母在五岁时被上岸的倭寇杀害,一直跟随叔父生活。若无意外,他这辈子会在叔父的店铺中做一辈子的掌柜,直到死去。
可是朱君瀚来了,他发出告万民书,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前来效力。从小被叔父当掌柜培养的江尚文热情被点燃,告别了叔父前来投靠。
投靠后通过考试,分到布政使司做了一名审算小吏。
后来朱君瀚需要百名引路使前往各地宣扬,不甘于整日坐在值房拨弄算盘的他,向布政司申请去做了这引路使。
“起身吧,我这里不兴跪拜礼。”朱君瀚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这个帅哥。
大明朝对官员的相貌有一定要求。这样的人,若是考个什么进士之类的,就凭这相貌必定受皇帝赏识。
“非跪拜不能表对大王之尊敬!”江尚文目视书案,不敢直视朱君瀚。
在他的道德观中,直视君上是非常不符合礼仪的。
“坐吧,坐下说话。”敢情还是头倔驴,朱君瀚暗道。
江尚文闻言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半个屁股,十分拘礼。
朱君瀚也懒得去管,这也纯粹是个人的脾性,既然他喜欢在自己面前拘礼,那就让他拘着。反正难受的是他自己,多难受几回慢慢也就不会了。
“海晏,我想知道那些士子你是怎么将他们哄回来琼州的?”朱君瀚开门见山的问道。海晏,即江尚文表字。
本来召见江尚文,就是好奇这个事。听廖永生说,这些士子并非是那种又臭又硬的酸腐之儒,对朱君瀚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非常拥护。也非常赞同朱君瀚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这一说法。
“并非卑职哄骗,而是他们非要跟着卑职回来!”江尚文惊讶的说道。
这都是谁在大王面前胡说?
“唔?他们自愿跟你来琼州?”朱君瀚不可思议的问道。
这好奇心是越来越重了,真想知道这江尚文使了什么魔法。
“卑职到了江南后,并未见到灾民。于是就想着就算是乞丐也要给大王弄一些回去。于是就召集了一些乞丐,告诉他们琼州分田地给吃食,以后不必如此低声下气受人唾弃。”江尚文缓了口气。
接着说道:“后来卑职觉得这数十个乞丐还是太少,于是就让他们到处去说琼州利好。一时也聚了不少乞丐在身边。”
好家伙,原来这人跑去江南做丐帮帮主去了!可这跟那些士子又有什么关系?听听他怎么说。朱君瀚用期待的眼神注视着江尚文,心里暗道。
“后来,有些士子好奇卑职为何如此在乎这些乞丐,就和卑职聊了起来。一来二去成了挚友。”江尚文说道。
“我明白了,你又通过这个挚友影响了一批人。”朱君瀚笑道。
他还是觉得这个过程太过平淡,按道理怎么也有个轰轰烈烈的过程才是。
“大王,江南士子分许多种,和卑职交往的这些都是些小户人家或耕读家的!他们深知土豪劣绅的危害,也明白大明现如今的处境!他们现在可以算是最清醒的读书人了!”
“哦?”朱君瀚突然被这种说法点醒。
是啊,任何时候总是最底层的人最清楚需要什么;最不甘心所处阶级;最拼命往上挤的也是他们。也最明白了解那些既得利益团体。
这些书生说是士子,倒不如说他们是奋力向上挣扎,企图挤入上一阶层,却最终没能挤进去的那一批人。
这一批人,论钱财家世不及那些富家少爷。秦淮河上揽美游船,无病呻吟之作流行坊间,这些统统与他们无缘。
他们心中充满不忿,由于阶级固化,别说进士了,就连考个秀才那都是难之又难。那些家财万贯或所谓书香门第的大族,只需使些银子,动用些关系。这些穷书生梦寐以求的秀才,乃至进士就都唾手可得。
有这些大族子弟在,要想出人头地难于登天。纵有那漏网之鱼考上做官,也是凤毛麟角。
除非打破现有阶级,重新洗牌!所以,最想改朝换代的往往就是这一批人!
“我明白了!”朱君瀚恍然大悟。
他看向江尚文,眼里充满炙热:“海晏,给你一个职位,宣教司主事!”
一直在等引路使回来,就是为了成立宣教司这架舆论机器,对朱君瀚以后攻略各地或是施行政策意义重大。
“大王,这何为宣教司?”江尚文突然被升了官,主事一司,自然喜出望外。
“顾名思义,宣教宣教,自然是宣传教育!宣传我们的好,教导百姓忠君爱国,对敌人同仇敌忾。”朱君瀚点到为止,没有将他想搞个人崇拜说出来。
他相信凭借江尚文的头脑,不会想不到。若是真想不到,就找个人点醒他呗,当着人家的面让别人去满世界吹嘘自己总是不好。
“大王!我正要向大王提议应倡导治下臣民同仇敌忾!团结在大王麾下以荡清乾坤。人人有衣穿,户户有田耕!为大明百姓开万世之太平!”江尚文激动的说道。
想不到大王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大王也深知“人言可畏”之理。
有的东西说多了,就成了真的了。
“你倒是让我省心。”朱君瀚笑道。
想不到这家伙还知道“蛊惑”人心的好处!
“你的工作多了,各方各面都需要宣传。对内你要宣传北地百姓之难,江南劣绅之可恶。对外,就不用我教你了吧?总之就是要让外面的向往我们这里,我们这里的害怕成为别人那里!”朱君瀚笑眯眯对江尚文面授机宜。
“若是军事宣传,必定在宣传我军英勇之时,同时宣传敌军之残暴。不但要激起百姓的同仇敌忾,还要体现我军之英勇,杀敌之理所应当。”朱君瀚说道。
有些东西还是有必要和他讲清楚,若是他一昧宣传敌军懦弱,且惧怕吴军岂不糟糕?宣传这东西要把握好一个度,过了反而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让人读之反感。
“谨遵大王教诲!”江尚文本身就对这工作极为有天赋,经过朱君瀚一通点拨,迷雾顿开,脑中灵感犹如泉涌。
“至于人手,我看那百名引路使统统转成宣教使吧,另外你若心中有人选,可直接报呈我处。记住!你不归布政司管!”
“明白!卑职告退。”江尚文得了朱君瀚命令,兴冲冲的告辞离去,筹办他的宣教司去了。
半月不到,琼州各州县到处都有这宣教司的人走村串巷,将百姓组织起来听书。听些什么呢?
听朱君瀚为了百姓温饱夙兴夜寐;为了给百姓均分田地得罪了许多土豪劣绅,差点被下毒杀害。
听朱君瀚为了北地灾民寝食难安;为了让孩子们都能上学改变穷苦命运披肝沥胆,亲自掏腰包修建无数学堂。
总之就是要把朱君瀚在百姓当中神化。
“我就是从河南来的!我们那里惨啊!一条村子就死剩那么几个哇!要不是大王花钱将我弄来琼州,我早就裹了那野狗的腹了!”
“我们全家都念大王的好!我两个儿子现在都在学堂读书,女儿也在工坊做工。现在不但修了新房,还分下良田五亩。大王万岁!”
“我以前是佃户!可我现在已经不是了!我们家有十亩地!两个小子还跟在大王身边每月拿三两军饷!”
......
而学堂这边,几乎每所都插上了朱君瀚的吴王大旗。每间课堂上都挂上了朱君瀚的画像,并且告诉孩子们就是这个人让你们有了书读,有了饭吃......
也正因为这个人,让你们的父母不再受地主劣绅的剥削奴役,让琼州的百姓不再受苦受难。
“你们要好好读书,待学有所成,将来才能跟随大王,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每个中小学堂教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茶楼戏院,渡口码头,时常都有戏班演出宣教司新编的大戏《吴王救难》。
说的是北方因天灾人祸导致饥民遍地,灾民们求助无门,朝廷官府都不理会。是朱君瀚怜悯灾民,于是下令派出引路使,又使出了一户灾民一两银子的计策,救下了无数灾民。这些灾民在琼州分到了田地,修建了新房从此安居乐业。
而在琼州读书人中广为流传的却是宣教司编印的《吴王语录》。
当中有几句话最得读书人心,那就是“天下不是朱家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朱家只是这天下的领路人。”
“天下万民,各司其职,无分贵贱,士子为天下而读书,农夫为天下而耕种。”
“论行而不论心,行为善则心善。”
一时间,朱君瀚声望如日中天,已经到了谁要敢说一句他不好的话就会被所有人群起而攻的程度。
在军中,他是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猛将。
在百姓中,他是救苦救难,紫微星下凡的吴王。
在士子中,他是仁厚之主,圣明之君。
渐渐地,这些论调如平地起惊雷,相继在两广各地炸起。
本文网址:https://www.27cz.com/xs/11/11002/38632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27cz.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